超人妈妈修炼记| 儿童发热莫慌张,专家教你如何应对

2018年07月13日 8308人阅读

什么是发热


发热是指肛温大于37.8℃,腋下温度大于37.4℃。发热是儿童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大部分预后良好,学会如何正确处理儿童发热对家长来说意义重大。
当肛温、腋下、舌下温度不一致时以肛温为准。因腋下、舌下影响因素较多,而肛温能真实反映体内温度。


发热的处理

当体温(腋温)>38.5℃时予退热剂治疗,当体温(腋温)<38.5℃时予物理降温。


药物降温
物理降温无效时,可用药物降温,常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对乙酰氨基酚
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所致发热的首选药,剂量10-15mg/(kg•次),4-6小时可重复使用,每天不超过4次,疗程不超过5天,小于3岁的儿童1次最大量<250mg。 布洛芬
推荐剂量为5-10mg/(kg•次)。每6-8小时一次,每天不超过4次。不建议同时联合或交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尽管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布洛芬或与布洛芬交替使用,降低体温比单用其中任一药物效果要好,但并不能改善患儿舒适度,且可能会造成剂量混乱,以及造成发热恐惧症。
阿司匹林
不推荐12岁以下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时使用,目前不作常规解热药用,主要限用于风湿热、川崎病等。剂量5-10mgmg/(kg•次),发热时服1次,每天3-4次。


物理降温  
虽然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基础上联合温水擦浴,短时间内退热效果更好些,但会明显增加患儿不适感,不推荐使用温水擦浴退热,更不推荐冰水或乙醇擦浴方法退热。 必要时可采用的物理降温措施包括降低环境温度、温水浴、冷盐水灌肠、冰枕、冰帽和冰毯等。新生儿及小婴儿退热主要采取物理降温如解开衣被、置22-24℃室内或温水浴降温为主。 物理降温时按热以冷降、冷以温降的原则,即高热伴四肢热、无寒战者予冷水浴、冰敷等降温,而发热伴四肢冰冷、畏寒、寒战者予30~35℃温水擦浴,至皮肤发红转温。


寻找病因
如果儿童经积极退热处理后仍有反复发热或者长期慢性发热仍然需要前往医院进一步查明发热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

感染性发热
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原虫等等。 非感染性发热
变态反应性疾病:输血反应、风湿热、川崎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等
环境温度过高或散热障碍
急性中毒:阿托品、阿司匹林、咖啡因等等
代谢性疾病:甲亢
其他:颅脑外伤后体温调节异常、慢性间脑综合征、感染后低热综合征、肿瘤等等 家长们需要明白的是发热是机体的一种正常的防御性反应,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单纯发热会加重病情。对待孩子发热家长除了以上的退热措施,还需要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经常测量孩子的体温、勤喂孩子水。不要给孩子穿过多的衣物,保持室内通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