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面对子宫内膜异位症
2022年11月15日 71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我们曾经简单介绍过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和表现(往期题目: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什么?),内异症是一种会持续影响女性日常生活质量的一种慢性疾病,渐进加重式的痛经、附件区囊肿包块、甚至影响生育能力都是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关注点。西医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等,对于经过评估后不必行手术治疗的这部分患者,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则是重中之重,西医药物治疗内异症的切入点在于,下调人体的生殖内分泌轴功能,降低体内的激素水平从而使异位灶减轻,优势在于效果可观,但也容易发生停药后复发,服药期间出现类绝经期症状的表现。中医药针对子宫内膜异位
症的治疗经现代医学验证效果显著,那么中医面对内异症这种疾病有时什么样的治疗思路呢?
古籍中不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说法,但其表现符合古籍中所记载的经行腹痛疾病,《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言:“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描述的便是痛经的表现,根据中医的八纲辨证、病因辨证、脏腑辨证法,痛经的诱因有情志所伤、起居不慎、六淫为害等,月经前后,正处于阴阳转化之时,冲任血海气血变化,此时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则易冲任气血不和,胞宫经血阻滞,以致不通则痛,或致胞宫冲任失于濡养而不荣则痛。
《妇人大全良方》认为痛经有因于寒者,有气郁者,有血结者,病因不同,治法各异,《景岳全书·妇人规》有云:“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实者或因寒滞,或因血滞,或因气滞,或因热滞;虚者有因血虚,有因气虚。因此可知痛经的辨证关键在于虚实、寒热。寒凝可致瘀、湿热可致瘀、气滞气虚也可致瘀,其中病因病机不同,症状表现不同,用药思路也有很大的差别。
对于寒凝血瘀所致的痛经,主要表现出痛经时小腹冷痛,热敷后可感缓解,可能伴有月经色暗,血块量多,平素畏寒等。平时生活中应该注意少食生冷食物,如冷饮、寒凉水果等,用药思路主要为温经散寒,化瘀止痛,如肉桂、小茴香、干姜、当归、川芎等可温经散寒活血。
气滞血瘀所致痛经,关键的诱因往往是生活中压力大,加平素善怒,久之气滞郁结于内,往往有外界刺激后会严重发作,经期表现月经量少,经行不畅,色紫暗有块,并时常两胁胀痛,乳房胀痛,治疗以活血化瘀止痛为法,如枳壳、乌药、香附行气通络;延胡索、五灵脂疏通血脉,化瘀定痛。
湿热蕴结所致痛经主要表现有小腹灼热感,月经量多或经期长,色暗红,质稠或有血块,平素带下色黄质稠,小便黄赤,治疗以清热除湿,化瘀止痛为法。方如车前子、败酱草、薏苡仁、椿皮、黄柏等可清热利湿。
气血虚弱也可致痛经,病机主要为冲任胞宫失去气血濡养而痛,主要表现在于平素常神疲乏力、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失眠多梦,经期则可症状加重,月经量少,质稀色淡,治疗上以益气养血,调经止痛为主。如党参、黄芪补脾益气;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养血和血。
我们虽然探讨了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痛经的中医认识和治法,是希望患者可以对此有一些了解,但实际用药配伍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每个人得个体差异也很大,切忌乱服药,有需求一定要到专业的医院就诊,希望大家都能有良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