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直肠脱垂吗?

2023年01月03日 19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直肠脱垂指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而脱垂于肛门外,可分为不完全脱垂和完全脱垂。不完全脱垂即直肠粘膜脱垂,表现为直肠粘膜层脱出肛外;完全脱垂即直肠全层脱垂,表现为直肠全层脱出肛外。完全脱垂又可根据脱垂程度划分三度,Ⅰ度为直肠脱出不超过3cm,多可自行回纳;Ⅱ度为直肠脱出4-8cm,多需手法复位;Ⅲ度为直肠脱出超过8cm,较难复位。

一、症状

(1)肛内肿物脱垂为最主要症状,早期表现为排便时肛内肿物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随着病情进展,肿物脱出逐渐频繁,脱出肿物逐渐增大,便后需用手回纳肛内或难以回纳;若脱出肿物嵌顿可表现为脱出肿物水肿,甚至缺血坏死;

(2)常伴有排便不尽、肛门坠胀感、便秘及排便困难;

(3)分泌物增多,常有黏液流出;

(4)肛周皮肤湿疹、瘙痒。

二、病因

直肠脱垂病因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解剖因素、盆底肌薄弱及腹内压增高等因素有关。

(1)解剖因素:婴幼儿直肠与肛管呈垂直状态,直肠失去骶骨的支撑,当腹内压增高时,易于脱垂;部分成人直肠前陷凹处腹膜较正常低,腹压升高时,肠袢直接压在直肠前壁,将其下推导致脱垂。

(2)盆底肌薄弱:幼儿发育不良、营养不良病人、年老衰弱者,易岀现肛提肌和盆底筋膜薄弱无力;手术、外伤损伤肛门直肠周围肌或神经等因素都可减弱直肠周围组织对直肠的固定、支持作用,直肠易于脱出。

(3)腹内压增高:长期便秘、慢性腹泻、前列腺肥大等引起腹压升高的因素。

三、诊断:

1、诊断原则:直肠脱垂可通过病史及查体予以诊断,可结合影像学检查;

2、鉴别诊断:需与环状内痔脱出相鉴别,环状内痔脱出于肛门外可观察到梅花状痔块,充血呈暗红色,易出血,痔块间是凹陷的正常黏膜,与直肠黏膜脱垂易混淆。但内痔直肠指诊括约肌收缩有力,而直肠黏膜脱垂存在括约肌松弛。

四、治疗原则

幼儿直肠脱垂以保守治疗为主;成人的黏膜脱垂可采用硬化剂注射治疗及手术治疗;成人的完全性直肠脱垂则以手术治疗为主,同时尽量消除直肠脱垂的诱发因素。

五、日常预防

(1)积极治疗可能导致直肠脱垂的疾病,如盆底肌损伤、慢性便秘、慢性腹泻及前列腺肥大等;

(2)养好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蹲和过度用力排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