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流感?
流感是一种感染,可导致发热、咳嗽、身体酸痛等症状;最常见类型为“季节性”流感,有“甲型”和“乙型”等不同形式。
流感均由病毒引起,其医学术语为“流行性感冒”。
2、流感还有哪些类型?
除季节性流感外,还有“猪流感”和禽流感。前者曾在2009年和2010年造成过一次世界性暴发(“大流行”);后者是一种严重流感,其病原体首先感染禽类。
3、流感最常见的症状有哪些?
流感均可造成:
●发热(体温>100℉或37.8℃)
●极度疲劳
●头痛或身体酸痛
●咳嗽
●咽痛
●流涕
症状可能突发。
4、流感会带来危险吗?
有可能。大多数流感患者能自行恢复而不留后遗症,但部分患者需要就诊。因为流感会造成肺炎(一种严重肺部感染),有可能致死,所以务必预防先行。
下列人群患流感后易出现严重病情:
●≥65岁
●幼儿(˂5岁,尤其是˂2岁)
●孕妇
●患某些疾病者
若您或您的孩子符合上述条件,请告知医护人员,以便他们确定是否予以治疗。流感患者的家人有时也需要药物预防。
5、有针对流感的检查吗?
有。大多数情况下,医生可根据症状判断是否为流感;但有时可能需要辅助检查,例如很可能因流感引发其他问题时。
6、如何预防流感?
可采取以下措施:
●经常用肥皂洗手,或使用含酒精速干洗手液
●远离患者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不同年份的流感疫苗效力不同,但即使在效力较低的年份仍有一定预防效果,还能预防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病情。
7、患上流感时该怎么办?
应在家休息,多喝水,也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商品名:泰诺(Tylenol)]解热镇痛。
˂18岁儿童禁用阿司匹林和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否则可导致严重的Reye综合征。
大多数流感患者能在1-2周内自行好转,但出现下述情况时应联系医护人员:
●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
●胸部或腹部疼痛或有压迫感
●忽然头晕
●意识模糊
●严重呕吐
流感患儿出现下述情况时应就诊:
●呼吸加快或呼吸困难
●肤色变蓝或变紫
●饮水不足
●无法唤醒或缺乏互动
●情绪烦躁,不愿让人抱
●流感缓解后又出现发热或咳嗽
●发热伴皮疹
流感患者就诊时应尽快向医务人员说明情况,后者会提供口罩或隔离候诊区,以免感染传播。
流感患者无论是否就诊,康复之前都应待在家,在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的情况下持续至少24小时无发热才可恢复工作或上学。如果工作中会接触患者(如医院或诊所),可能需待咳嗽缓解后再恢复工作。另外,咳嗽或打喷嚏时务必用肘部遮挡口鼻。
8、流感可以治疗吗?
可以。抗病毒药有助于避免流感引发的某些问题,部分患者需要使用,具体由医护人员判断。抗生素对流感无效。
9、孕妇遇到流感该怎么办?
流感对孕妇非常危险,因此孕妇须接种流感疫苗,且不得照顾流感患者。
孕妇遇到下述情况时应立即联系医护人员:
●可能接近过流感患者。
●认为自己可能患流感。孕妇患流感时,症状可迅速恶化,甚至引起呼吸困难,或导致自身或胎儿死亡。因此,一旦发现上述流感症状,须尽快告诉医护人员。流感孕妇需使用抗病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