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猝死」究竟有多远?!
2019年12月19日 7986人阅读
日前,一则“妙龄女机场猝死,幸运地倒在一堆心内科医生面前...”的新闻刷爆了朋友圈,大家都在说这位美女上辈子一定是拯救了全世界,才会如此幸运!
不知何时起,经常能听到关于猝死的新闻,xx熬夜加班猝死、xx运动中突发猝死、甚至xx明星睡梦中猝死!但是,幸运之神不是每次都来得那么及时!
此时不禁会问:天哪,我也经常加班、熬夜,会猝死吗?
猝死是啥?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猝死定义为: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人群,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6小时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
猝死分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其中大部分为心源性猝死(SCD),我国每年因SCD死亡的人数高达54万。
这4类人群要警惕!
理论上讲,心源性猝死是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一般都有心脏疾病基础。
1、器质性心脏病
包括冠心病、肥厚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等,都属于SCD的高危疾病。一旦发生心力衰竭,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30%~40%时,SCD发生率将急剧增加。
2、恶性心律失常
包括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特发性心室颤动(室颤)等,均可引发SCD。
值得注意的是,心跳太慢(心动过缓)也会增加SCD发生风险,如III度或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交替束支传导阻滞、电生理检查提示阻滞在希氏束以下水平或窦停超过6秒的患者,无论有无症状,均应行起搏治疗。
3、家族史
如果家族中有血缘的亲属曾发生猝死,那么家人发生SCD的风险比没有猝死家族史的要高。
4、不良生活方式
1)吸烟:35~59岁的吸烟者发生SCD的风险每10年烟龄将增加2~3倍。
2)肥胖:随着体重的增加,SCD风险也呈线性增加。
3)体力活动:较强的体力活动可明显增加SCD,所以“过劳死”确实是可能发生的。
图片来源:123RF正版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