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间质性肺病的诊治

2016年01月26日 641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间质性肺病的多种肺部病变导致肺泡持续性损伤及细胞外基质的反复破坏、修复、重建和过度沉积,其病变是多种因素、多个环节参与的缓慢的错综复杂的过程。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气短、进行性 呼吸困难伴扰人的干咳。中医认为本病属于肺痹的范畴,“痹”有痹阻之义,本病是正气本虚反复外感,邪舍于肺,肺气痹阻而成。肺痹一病,其病名始见于《黄帝 内经》,认为皮痹不愈,反复感邪,内舍于肺,发为肺痹,《素问·痹论》:“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肺痹者,烦满,喘而呕。”“淫气喘息,痹聚 在肺”。中医认为肺痹由虚和不足所引起,如《素问·五脏生成篇》:“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素问·四时逆论》:“皮痹不已,又遇 邪,则移入于肺。”以后的历代中医学者,皆从内经的原意上加以演译,在理论上无特殊建树,但有部分医家也列出了一些治疗方法,使中医学对肺痹一病的治疗方 药再不断的完善,其方药的发展过程可参考《备急千金方》、《圣济总录》、《症因脉治》、《医宗必读》、《医门法律》、《医述》等中医书籍。现代中医对肺痹 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肺痹的概念、证候特点、病因病机、诊断依据、治疗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而间质性肺病的发病因素,在机体的病机演变过程等符合 中医肺痹的病因病机,固病名上间质性肺病即为“肺痹”。

间质性肺病的中医基本治法       

       间质性肺病的治疗原则与具体的治疗方法不同。治疗原则是针对临床病证的治疗法则,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总则。间质性肺病的治法则是针对其病机采用的具体治疗方 法,是治疗原则的具体化。前面已经对间质性肺病的病机作了具体分析,在本病肺虚气闭、癥瘕瘀血病机指导下应分解给予用药。首选其肺虚就补肺,本病临床上气 短、呼吸困难,干咳,是肺之气阴两虚的表现,而肺为华盖,是水之上源,功能上主气,其基础为阴,加之干咳不止,故

       其虚多以肺之阴虚为主,补肺是注意补肺 阴;气闭一是肺虚无力宣通,二是癥瘕瘀血阻滞,气闭于里,开合不利,宣降失司,此时就应宣肺开闭;癥瘕瘀血阻滞于理,虽是微癥瘕,其治 疗是一样的,由于癥瘕积聚,宜消宜散,瘀阻于里,宜通宜活,故应消癥散结,活血化瘀,但间质性肺病患者多是病程日久,且病本为虚,攻散时且忌过猛,综合分析 其治疗方法应为“补肺通气、活血散结”。

       1.伴发感染的中医治疗

       间质性肺病的病变过程中由于肺功能的降低及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使抵抗力降低,常常合并感染,其感染常归属于中医的复感的范围,一般分为外感风寒和外感风热等。外感风寒常表现为在疾病过程中突然加重,咳逆喘满,不能平卧,背寒怕冷,身紧无汗,咳吐稀白痰涎,舌淡苔薄白,脉紧迟或疾数无力。些时应在原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特别要注意宣散风寒,可以选择加用以下药物:紫苏子、麻黄、细辛、紫菀、黄芩、半夏等。其中麻黄、细辛、紫菀宣肺散寒以通痹,半夏、紫苏子化痰降气以肃肺,反佐黄芩以制燥热之弊。咳甚者还可加用前胡、杏仁,喘甚或还可加用杏仁、厚朴, 痰涎涌者可加用干姜、茯苓,呕恶甚者可加用生姜、代赭石。另外也可选用中成药同时服用,可选用小青龙冲剂、麻黄止嗽丸、寒喘丸、痰喘半夏丸等,均照说明服 用。外感风热,或感风寒化热者,可出现咳嗽气急,胸满喘促,咳痰黄粘腥臭,烦燥出汗,口苦咽干,舌红降,苔黄厚,脉滑疾数等。些时应特别注意清热化痰,宣痹肃 肺,可选用桑白皮、地骨皮、黄芩、黄连、生石膏、芦根、葶苈子等。其中桑白皮、黄芩、黄连、生石膏清肺热化痰肃肺,芦根、葶苈子肃肺降气,咳甚者加用牛 子、前胡,喘促甚者,加麻黄、白果,痰稠不利者加胆星、瓜蒌,发热者加银花、柴胡等。另外也可选用中成药同时服用,可选用清气化痰丸、羚羊清肺丸、泻白 丸、竹沥化痰丸、竹沥膏、祛痰灵等。

       2.肾不纳气的中医治疗

       间质性肺病日久,或本病失治误治,病情发展,形成肺虚病久入肾,肾不纳气之态,临床上见喘促气不接续,呼多吸少,动则喘甚,汗出肢冷,小便失禁, 舌质淡,脉沉细弱等,此为病变后期邪少虚多,治宜急顾正气,只须补肺益肾,严重者肺肾欲竭,阳气将散,还当急救回阳,以复生机。正确治法为补肾纳气,益肺宣痹。可参以参蛤散合七味都气丸加减治疗,选用药物为人参、蛤蚧、熟地黄、山萸肉、生山药、泽泻、五味子、牡丹皮、茯苓等。方用人参大补元气,蛤蚧补肺纳 气平喘,熟地黄、山萸肉、生山药、五味子补肾纳气,茯苓、泽泻健脾泻水益肾,丹皮清肝活血通络。全方共奏补肾纳气、益肺宣痹之功效。若喘促甚,吸气不下 者,加紫石英、胡桃肉以加重纳气之力;若喘促不继,大汗不止,肢冷脉微者,为肺肾欲竭,应送服黑锡丹以急救之。可选用的中药有蛤蚧定喘丸、补肾防喘片、固肾定喘丸、参蛤补肺胶囊、黑锡丹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