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手术治疗后为什么还要做伽马刀治疗?
2022年12月29日 12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脑膜瘤大多生长缓慢,极少恶变。有时候肿瘤已经长的很大才出现症状被发现。现在,许多脑膜瘤患者被诊断出来完全是一种“意外发现”,如患者体检或因为头外伤行CT检查,结果发现脑膜瘤。
对于那些没有临床症状的小脑膜瘤(肿瘤直径小于3cm)可以动态观察,不用手术;定期复查(6-12月),如肿瘤增长较快,或脑膜瘤出现症状,就需要手术治疗。脑膜瘤手术治疗原则就是,选择最佳的入路方式,尽可能的全部切除肿瘤,但是由于部分患者肿瘤位置在颅内深处,在开颅手术尽可能的切除后,还需要进行伽马刀、放化疗等后续治疗。可以通过放射线把手术不能切除的深部残余肿瘤清除掉,它的优势是微创、恢复快,此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脑膜瘤手术后治疗。
伽马刀治疗原理
伽马刀-立体定向放疗系统,它的原理类似靶向治疗,找到癌症病灶,聚集大剂量放射线到一点上,而周围正常组织不受侵害,通过这一原理,伽马刀已经在临床肿瘤疾病的治疗上有了非常大的成效,特别是针对颅内肿瘤如:脑膜瘤残余灶的治疗,不适合手术深部垂体瘤,脑血管畸形,颅咽管瘤等。伽马刀治疗最大的优势就是没有创伤、没有感染、恢复快。
赵天智主任介绍: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发展,手术器械如双极电凝,超声吸引器以及激光的不断改进和普及,脑膜瘤的手术效果不断提高,使大多数患者得以治愈。影响手术类型的因素包括部位、术前颅神经损伤情况(后颅凹脑膜瘤)、血管结构、侵袭静脉窦和包裹动脉情况。原则上应争取完全切除,并切除受肿瘤侵犯的脑膜与骨质,以期根治。如患者无症状且全部肿瘤切除有产生难以接受的功能丧失的危险,应选择部分切除。对大脑凸面的脑膜瘤,力争全切肿瘤并要切除受累硬膜以减少复发机会。蝶骨翼内侧、眶、矢状窦、脑室、脑桥小脑角、视神经鞘或斜坡的脑膜瘤可能难以完全切除。对海绵窦脑膜瘤,要考虑到有损伤颅神经和颈内动脉的风险,外科治疗要求高,应选择正规神经专科医院就诊。
术中神经导航系统
神经导航技术又称为无框架立体定向导航技术或影像导向外科,是立体定向技术、代影像学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微创手术技术结合的产物。神经导航可以术前设计手术方案、术中实时指导手术操作的精确定位技术,其意义在于确定病变的位置和边界以保证手术的微创化。对于小的脑膜瘤和深部脑膜瘤可精确的定位,指导手术,最大程度的减少手术对脑组织的损伤。
术中电生理监测
临床手术中神经系统监护或称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是一个术语,用来表达应用各种神经电生理技术及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监测术中处于危险状态的神经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在各科各类手术中,凡是可能影响到脑、脊髓、神经根和外周神经功能的手术,都可以在手术中通过不同方式的神经监测技术直接了解神经功能的完整性,减少神经损伤的机会,提高手术质量,利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变化估价重症昏迷患者的预后,利用脑电图监测,使处于药物性冬眠的患者脑组织功能代谢活动降低到最低程度,以保护脑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