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别慌

2018年07月22日 458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手足口病,别慌

孩子吃饭时喊“嘴巴疼”,手心、脚底莫名地长了些许红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去医院一看,才知道原来是“手足口病”。但这究竟是怎样一种病,是怎么患上的?该如何治疗和居家护理呢?

文/ 刘静(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

编辑/平燕婷

诊室来了手足口病小患者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童急诊综合科张先华

某天诊室来了一位1岁半的小宝宝,妈妈告诉医师,孩子昨晚老睡不安稳,早晨起来不爱到处走动了,还有些发热、流口水,手足心有小红疹,医师检查发现口腔也有疱疹,诊断为“手足口病”。医师开了些抗病毒药物、口腔喷剂和备用退热药,嘱咐妈妈:小明的手足口病是轻症,可以回家服药观察,如果出现反复发热、惊跳、抖动、呕吐、精神差、呼吸快等不适表现,就可能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一定要来医院住院观察。

第3天,妈妈带着小明来复诊,焦急地告诉医生,宝宝用退热药后,当时烧是退下了,可总是反反复复,睡着后好像受到惊吓似的,一惊一跳的,昨晚呕吐了5~6次,感觉呼吸比平时快。医师仔细检查后,诊断为重症手足口病,住院治疗。经过5天的住院,小明烧完全退了,没有呕吐和惊跳,呼吸心跳平稳,又活泼好动了,痊愈出院。

轻症,可居家护理

以上病例中的孩子,由轻症发展到重症,需要住院治疗。但一般轻症的手足口病,可居家护理,具体建议如下:

1.注意隔离 手足口病的孩子不要接触其他儿童,以免交叉感染。

2.按时用药,观察体温除按时服药、口腔及手足局部喷药外,家长要注意观察体温:轻中度发热(腋温38.5℃以下,肛门温度39℃以下)时,用物理降温:可以温水擦澡;温水毛巾敷在额头,每隔5~10分钟更换一次;或是降温贴外敷额头。高热(腋温38.5℃以上,肛门温度39℃以上)时,需要口服退热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3.做好消毒工作 爸爸妈妈们要将宝宝的衣物及时晾晒,护理完宝宝后要洗手,玩具等可用84消毒液消毒。

病情变化快,出现重症要紧急就诊

手足口病的初期症状是手、足、臀部皮疹,检查发现口腔粟米样疱疹或溃疡等症状,伴有流口水现象,疼痛明显,常使孩子不愿进食,有的孩子伴有不同程度发烧。

手足口病如果没有并发症,一般7~10天痊愈,不会出现不良后遗症。少数可出现心肌炎、脑炎、肺水肿,甚至肺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因此家长在发现孩子出现手足口病症状时不能掉以轻心。

当手足口病患儿出现反复发热不退、惊跳、呕吐、精神差、嗜睡、呼吸急促时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因为这些是重症手足口病的表现。

如果患儿出现抽搐、面色苍白、口唇发乌、四肢凉,甚至吐粉红色泡沫痰时,是危重手足口病的表现,需要抢救,家长必须立即带患儿就医。手足口病病情变化快,可以在几小时内出现危及生命的病状。

可反复发作,预防是关键

手足口病没有“终身免疫”性,得过之后,有再次罹患的可能。加之能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多达20几种,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洗手,不让宝宝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2.保持家中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妈妈们要按时给宝宝房间通风,勤晒衣被;

3.隔离病原,妈妈要做好隔离措施,不要让患有手足口病的病人接近孩子,防止传染病毒;

4.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尽量少带宝宝去人多、空气流动差的公共场所,如超市、广场、娱乐场所,由于人多空气较混浊,孩子很容易被传染肠道病;

5.加强营养,提高孩子身体的抗病毒能力。

tips:如何尽快发现孩子罹患手足口病

由于手足口病初期也有皮疹和发热的症状,有些父母可能会将其误认为是蚊虫叮咬或普通的感冒发热,未引起重视而贻误病情。

那么该如何区别手足口病皮疹与普通蚊虫叮咬的不同呢?

手足口病皮疹多数为分布在手心、脚心、臀部的斑丘疹、疱疹,呈现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点,疱疹周围有红晕,泡内液体较少,疱疹壁厚,不容易破溃,无痒感;少数在手背、足背、双膝双肘关节的伸侧甚至全身出现皮疹;口腔较多疱疹或溃疡,口痛明显。手足口病可以伴有发热,或没有发热,无热的病人一般病情相对轻微些。

蚊虫叮咬的皮疹一般分布在皮肤暴露部位,表现为红色小丘疹或风团样疹,皮疹顶端可有小水泡,伴有渗液,蚊虫叮咬后其毒素刺激皮肤引起搔痒明显。蚊虫叮咬不伴有发热,局部用抗过敏药物就可以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