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缺血性肠炎?
2018年08月27日 922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缺血性肠炎是由于结肠缺血而得的一种结肠病,也就是某一段结肠组织由于某些原因引起的供血不足,导致该段肠壁损伤或坏死。腹痛、血便、腹泻被称为缺血性肠炎的三主征。70%~100%的患者有腹痛症状、腹痛的特点为突发的、弥漫性的中腹部绞痛,70%病例首发症状为血便或腹泻,少数患者首发症状为呕吐、头晕或里急后重。
临床上遇有下述情况时易诱发本病:
有高血压、动脉硬化或冠心病引起心功能不全的老年人;
滥用利尿剂使内脏血流量降低;
长期便秘或肠管持续痉挛致肠内压增高;
服用某些血管活性药致肠系膜小动脉收缩;
一些血管性疾病,如血栓性脉管炎、结缔组织病,弥漫性变态反应性疾病。
临床表现主要为突出性腹痛、腹泻和便血三联征。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
缺血性结肠炎分为3个类型:
一过性肠炎型:突然发病,中、下腹或左下腹痛,继而腹泻、便血。腹部压痛和肌紧张,数日内症状消,不复发。
狭窄型:反复发作的腹痛,便秘、腹泻、便血等,常可自行缓解,肠管狭窄严重时可发生梗阻。
坏疽型:此型少见,多为老年,突然发病,腹痛迅速扩展至全腹,有腹膜炎体征,早期即出现休克,预后差。
缺血性肠炎如何鉴别诊断?
X线钡灌肠检查:在急性期最有意义的征象是指压征及粘膜粗糙,不规则,肠管局限性痉挛,结肠袋消失。
选择性血管造影:能判断动脉狭窄部位、范围及程度。
纤维结肠镜:出血坏死型不宜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