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全国爱牙日——聊聊如何关爱牙齿吧~
2018年09月20日 8744人阅读
9.20全国爱牙日
爱护牙齿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关爱牙齿
Chinas Teeth Care Day
全/国/爱/牙/日
九月
二十日
——口腔健康,全身健康——
我国是口腔疾病发病率较高的地区,虽然上海地区口腔健康总体水平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也不容乐观。
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上海5岁和12岁儿童的患龋率分别为68.2%和32.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1.9%和38.5%;老年人牙周健康状况较差,65-74岁年龄组的牙周健康率仅为7.4%,低于国家平均水平的9.3%,较十年前下降了8.8个百分点。
同济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口腔科主任何玉林
教各位口腔保健知识
一、爱牙从定期口腔检查、洁牙开始
研究表明,口腔疾病与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病等诸多全身疾病关系密切,进而危害全身健康。建议每年至少做一次口腔健康检查,最好每年洁牙(洗牙)一到两次。
二、牙周疾病要趁早治疗
牙龈红肿、刷牙或咬硬物时出血、牙结石积聚、压痛等都是牙周疾病的症状。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5岁-44岁年龄组,牙龈出血检出率为87.4%,牙结石的检出率高达96.7%。
牙周病若不积极治疗可能会发展为晚期牙周炎,导致牙齿松动、移位,最终可能导致牙齿脱落或需要拔牙后进行缺牙修复。而且牙周炎症有转移性,一旦发展到重度,将造成不可逆的牙龈萎缩。
三、牙齿缺失应及早修复
牙齿缺失易发生咀嚼困难、对颌牙伸长、邻牙倾斜等。前牙缺失还会导致发音不准、面部形态发生变化,全口牙丧失后,咀嚼十分困难,面容明显苍老。因此,不论失牙多少,都应及时进行义齿修复。修复一般在拔牙2-3个月后进行,修复前应治疗余留牙的疾病,必要时对牙槽骨和软组织进行修整,以保证修复质量。
缺失牙的修复目前主要有活动修复(包括局部义齿和全口假牙)和固定修复(包括固定桥、种植义齿)。具体选择何种修复方法会依据患者的口腔条件和主观要求而定。
四、早晚刷牙饭后要漱口
刷牙可以去除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保持口腔卫生,维护牙齿和牙周组织健康。然而,刷牙清除牙菌斑数小时后,菌斑可以在清洁的牙面上重新附着,不断形成,特别是夜间入睡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差,细菌更容易生长。因此,每天至少要刷牙两次,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
1、建议使用含氟牙膏;2、提倡水平颤动拂刷刷牙法;3、建议使用软硬适度的保健牙刷(小刷头牙刷)
五、怀孕前接受口腔检查
女性在计划怀孕前应主动接受口腔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内的疾病或隐患。
因为怀孕可能会导致牙周炎发展更迅速、严重,细菌和毒性产物就会通过血液进入血液循环中,到达人体的各个器官,有可能引发宫缩引起早产。因此,孕妇不可忽视口腔健康问题,有牙病不能硬挺着,一定要及早去看医生。
六、口腔健康从婴儿做起
“乳牙总是要换的,坏了不用治”这种错误看法应摈弃。龋病可以引起孩子牙痛,牙龈、面部肿胀,甚至高热等全身症状,如长期得不到治疗,可造成儿童偏侧咀嚼,双侧面部发育不对称;还可影响恒牙的正常发育和萌出。
预防龋齿的最关键方法,就是从出生开始,家长就应为婴幼儿清洁口腔。
1、婴儿出生后
每天用软纱布或软毛牙刷为孩子擦洗口腔。牙齿萌出后,可用纱布或软毛刷轻轻地为孩子擦洗口腔和牙齿。当多颗牙齿萌出后,改为用指套刷或软毛刷为孩子每天刷牙2次,并确保清洁上下颌所有的牙面,特别是接近牙龈缘的部位。
2、0-3岁
0-3岁儿童的口腔护理由家长帮助完成,每日至少2次。
3、3-6岁
3-6岁开始,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可开始教儿童自己用最简单的“转圈法”刷牙,其要领是将刷毛放置在牙面上,轻压使刷毛屈曲,在牙面上画圈,每部位反复画圈5次以上,前牙内侧需将牙刷竖放,牙齿的各个面均应刷到。此外,家长还应每日帮孩子刷牙1次。
4、6岁以后
6岁以后,儿童基本掌握了刷牙方法,但家长还要监督孩子,以保证刷牙的效果。而“六龄牙”是萌出时间最早的恒磨牙,其咀嚼功能最强大,也最容易发生龋病。
窝沟封闭是预防恒磨牙窝沟龋的最有效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所有的牙齿都需要做窝沟封闭,要由医生检查后,确认符合适应证的牙齿才需要做。同时,做完窝沟封闭的儿童仍然不能忽视每天认真刷牙。
爱牙护齿保健康
生命质量有保障
专家推荐
何玉林 口腔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系,口腔修复专业硕士。从事口腔临床工作30多年。曾任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口腔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994年赴德国作短期学者访问。
擅长:口腔常见病、疑难性疾病,尤其是口腔牙齿缺损和缺失的修复和美容治疗修复,包括各种烤瓷冠、全瓷冠、精密附着体义齿和种植义齿,全口义齿和疑难复杂的颌骨缺损赝复体修复。1994年,在国内率先开展CAD/CAM的全瓷修复治疗,获得良好效果。
社会任职:
中国医药息学会口腔医学计算机学会理事;
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会员;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学术论文评审专家;
上海市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学术论文评审专家;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学术论文评审专家。
学术成果:发表学术论文38篇,参编著作2部。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完成一项军队科研基金项目,承担校青年基金1项。
出诊时间:周一、二、三、四、六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