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萎缩患者下肢水肿怎么办?阳虚水泛,利水除湿 

2022年11月10日 22人阅读

有些小脑萎缩患者伴有下肢水肿,严重的,拿手一按,一按一个坑。这不,前两天有位参与“行气阳明汤”治疗的小脑萎缩患者过来找我,说用药之后小便次数增多,心里有些担心,问我是怎么回事。所以,今天写这篇文章,一是聊一聊关于下肢水肿的一些问题,二是顺便解答一下这位患者的疑问。我们先谈最普遍的一种情况,就是阳虚水泛。因为我们之前也说过,在小脑萎缩患者中,阳虚是非常普遍的。简单来说,下肢水肿就是痰湿水引之气泛滥。而根本原因就是阳虚。阳气,是水液代谢的动力。阳气不足,蒸腾温煦失职,痰湿就一点一点地聚集起来,最终泛滥成灾。这就是所谓的“阳虚水泛”。当然,要达到水泛的程度,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阳虚产生水湿,水湿为阴邪,伤阳气。所以时间长了,这个人的阳气就会越虚弱。阳气少了,水湿进一步聚集。这其实,就成了恶性循环。就像大自然中,水往低处走一样,人体内的水湿也有趋下之性。这些水湿之邪下行到腿部。于是,双腿就容易出现浮肿。这样的患者,都不是特别瘦,反而是有些虚胖的。人一胖,是更容易形成阳虚水泛这个状态。所谓,肥人多湿就是这个道理。这种情况要治疗,也不难。如果是西医,一般是开点利尿剂。让患者把小便排出去,这样浮肿会好一点。但是用不了多久,还是老样子。中医的话,就是通三焦,利水气,把下肢的水湿给化掉。两方面,一个是补阳,因为它的根儿是阳虚,所以就要补阳、温阳。另一个就是去标,既然标在痰湿水饮,那么就给些利水除湿的药。所以用了这些药,患者就是尿量增多,这是好事,如果没尿,反倒不正常。另外呢,还要去注重健脾,来杜绝痰湿之源。等患者体内的阳气足了,水湿没了,浮肿啊、迷糊啊,这些问题也就都解决了。这里,也可以谈一谈“行气阳明汤”在这方面的常用药。黄芩和半夏燥湿;白术、泽泻、猪苓、党参健脾、除湿、利水;桂枝温阳化气;生姜、大枣,固护脾胃,增进运化之能。其实,阳气不足的表现还有很多。小脑萎缩患者普遍腿脚冰凉,四肢不温。同时身体乏力、没精神,伴发下肢软弱没劲儿,这就要考虑是不是肾阳不足,阳气不能温煦四肢末端导致的。有些小脑萎缩便秘,也是要考虑和阳虚的关系。这类患者如果四肢不温、腰膝乏力,舌头淡而胖,那么也就具备了阳虚的一般特点。这时候如果要用凉药去解决便秘的问题,就不对了。当然,也不能所有患者都去认定是阳虚。人体是相当复杂的,因为“虚”往往是由两方面导致,一个是生发不足,另一种就是有可能是气机不畅,大白话说就是阳气被堵住了。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影响了阳气的畅达,那阳气就无法濡养局部,症状表现其实是差不多的。那阳气为什么失于舒展啊?常见原因就是肝郁气滞。肝主疏泄,肝郁气滞,阳气的布散就发生了困难。这个时候治法就不一样了,怎么办呢?就要疏肝解郁,透畅气机,把阳气给放出来。你看,这时候“行气阳明汤”里大概会有这几味药。炙甘草、枳实、柴胡、芍药。柴胡就是解郁透散,条达肝气;白芍柔肝,养血,濡养肝体;枳实理气解郁,辅助柴胡畅达肝气;炙甘草和中护脾。所以说,我们很多时候看到一类症状,不能只凭第一感觉去用药。就像上面这种情况,下肢水肿、四肢不温、畏寒肢冷,身体功能下降,不要认定一定是阳虚,或者阳气不足,而是考虑一下,是不是肝郁所导致的阳气郁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