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支气管肺类癌的CT诊断及鉴别

2016年07月13日 760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类癌是一种十分少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各个部位,绝大部分发生于消化道,阑尾较多见。而发生于支气管肺部者十分少见,属低度恶性,分别约占原发性肺肿瘤的1%~7%和原发性肺恶性肿瘤的1%~2%. 起源于支气管肺黏膜及黏膜下腺体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即Kulchitsky 细胞(嗜银细胞),属于低度恶性肿瘤,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多样,与肺内其他占位病变鉴别较为困难。本研究旨在提高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09 年—2011 年间临床资料完整均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肺类癌7 例,男3 例,女4 例,年龄18 岁~52 岁,平均年龄39.5 岁。其中2 例进行了经皮肺穿刺活检,5 例进行了支气管镜检查,7 例均行开胸探查和手术治疗。临床症状:咳嗽3 例,其中1 例伴血痰;胸部不适2 例,其中1 例伴有胸痛;体检发现2 例,无明确病史及阳性体征。

1.2 检查方法 术前所有病例均行MSCT 平扫及增强扫描。扫描设备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64 层多排螺旋CT 机,扫描范围:胸廓入口处至上腹第一肝门水平,主要扫描参数:层厚3.0 mm,重建厚度3.0 mm,螺距1.0;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团注碘海醇(300 mgl/mL)90 mL,流率3.5 mL/s.图像后处理主要采用多平面重组(multi planar reformation,MPR)及曲面重组(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技术。

1.3 图像分析 由2 名主治以上职称的放射科医师共同对病灶的CT 表现进行全面分析,并达成一致意见。内容包括,直接征象:肿块发生的部位、形态、大小,增强后的病灶强化特点等;间接征象:阻塞性改变、淋巴结转移、肺内及其他部位转移等。

2.结果

2.1 CT表现 本组病例均行胸部CT 平扫和增强扫描。

       其中中央型4 例,周围型3 例,中央型肿块影较小,平均直径约2.5 cm,周围型病灶成圆形、分叶状及不规则形,其中最大者直径约5.6 cm;除1 例合并肺实变病灶部分边界不清,余病灶边缘较光滑、清楚。1 例有毛刺征,1 例可见点状钙化影,1 例同侧可见少量胸腔积液。平扫病灶密度均匀者6 例,平均CT 值约31 Hu,增强后明显强化(CT 值上升>40 Hu)4 例,中度强化2 例(CT 值上升>20 Hu,<40 Hu),轻度强化1 例,CT 值平均上升42 Hu.本组病例见阻塞性肺炎肺实变1 例,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5 例,未见有明确远处转移。

2.2 病理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全部送病理经免疫组化染色明确诊断,典型类癌5 例,不典型类癌2 例。CT 示5 例淋巴结肿大者,病理仅提示3 例为转移瘤,其余2 例为炎性肿大,其中3 例阳性淋巴结肿大者,2 例为典型类癌,1 例为不典型类癌。

3.讨论

3.1 临床特点 原发性支气管肺类癌属于肺内神经内分泌肿瘤,为肺内少见低度恶性肿瘤,起源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上皮的Kulchitsky 细胞。近年来,根据病理超微结构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将其分为两种类型:①Kulchitsky 细胞Ⅰ型(KCC-Ⅰ),即典型类癌(typicalcarcinoid,TC)。此型多表现为中央型,病灶向支气管内生长,形成突入管腔的息肉样肿物,边界光整,直径一般不超过2.5 cm,侵袭性小,可侵犯支气管壁甚至肺组织,但淋巴转移少见。病理上主要表现为瘤细胞较少,且大小、形态、排列等较一致,一般无核分裂象及坏死等;②Kulchitsky 细胞Ⅱ型(KCC-Ⅱ),即不典型类癌(atypicalcarcinoid,AC)。此型多表现为周围型,通常来源于细支气管,也有研究认为此型多位于胸膜下肺实质内,与支气管一般无解剖学关系。AC 侵袭性较大,多伴有淋巴结转移。本研究发现AC 较易出现淋巴结转移,这也与其预后较差相符合。病理上主要表现为密集、排列不规则、巢状分布的瘤细胞,核异型、分裂象及坏死区增多,神经内分泌颗粒变小。一般认为本病男女发病均等,有文献报道肺类癌主要发生于40 岁~50 岁成人,中位年龄47 岁,发病年龄早于肺癌,儿童和青少年罕见。支气管肺类癌无明显临床特异性,主要取决于发病部位及病灶类型,TC 主要为中央型,早期可出现咳嗽、咳痰及痰中带血等常见呼吸道症状;而AC 表现为周围型,早期可无任何症状,本次研究中2 例周围型患者为体检时偶然发现。

3.2 CT表现 类癌在CT 上主要表现为轮廓光滑、锐利类圆形结节样病灶,可有分叶状,病灶可完全位于支气管腔内。因为该肿瘤主要起自支气管上皮的基底部或支气管壁的深层,表面覆盖黏膜多完整,因此CT 表现缺少肺癌瘤周常有的细小毛刺或浸润。本组病例6 例结节边缘光整,仅1 例边缘毛糙,与文献报道CT 主要表现基本相符。从肿瘤大小来看,本次测量肿瘤平均直径为1.8 cm~5.6 cm,中央型平均直径为2.5 cm,周围型最大直径约5.6 cm,与文献报告的肿瘤直径3.6 cm(中央型)~4.3 cm(周围型)接近。支气管肺类癌其内密度较均匀,坏死、囊变少见。但据文献报道,支气管肺类癌的钙化发生率较高,约为30%,且TC 钙化率要高于AC,而本次研究仅1 例病灶内出现钙化,约占14.3%,低于文献报道,可能与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小有关。此外本组资料CT 增强扫描结果显示,6 例病灶增强后明显强化,CT 值增幅超过40 Hu,这与类癌血供丰富,由支气管动脉供血有关,因此提示支气管肺类癌CT 增强扫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3.3 鉴别诊断 典型类癌TC 多为中央型,临床及CT 表现与中央型肺癌极为相似,鉴别诊断相当困难。TC 常进展缓慢,肿块边界光滑清晰,密度均匀,强化均匀,很少见淋巴结肿大,发病与吸烟无关,肿块多位于受累气管支气管腔内,管壁多柔软。有研究认为其引起支气管腔内光滑的局限性病灶,与腔外较不规则大病灶形成所谓的“冰山征”可用来鉴别中央型类癌和中央型肺癌;而中央型肺癌肿块进展迅速,边缘毛糙,多见分叶征、偏心空洞,常有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发病多与吸烟有关,病灶在支气管常呈浸润性生长,引起支气管内壁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远端形成阻塞性肺炎,增强扫描病灶常呈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不强化坏死区。

       不典型类癌(AC)主要需与周围型肺癌、结核球及转移瘤等相鉴别。周围型肺癌周围常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而AC 边缘较光滑,且常可见点状钙化特点,前者钙化罕见;结核球患者本身存在比较有特征的临床表现,且好发于30 岁以下患者,CT表现多位于肺的上叶,其内密度不均,可见钙化灶或透光区,周围可有散在“卫星灶”;转移瘤多可找到原发灶,病变一般多发,常位于中下肺,呈棉团样,边缘光整,密度均匀,大小不一。此外,本病还应与球形肺炎、炎性假瘤及错构瘤等疾病鉴别。原发性支气管肺类癌在临床症状及CT 表现方面仍缺乏明显特征性,与肺内其他占位病变有较多相同之处,需通过结合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来提高CT 诊断水平及鉴别能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