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印度疫情失控,严防输入扩散,中医治未病该出手了!

2021年05月03日 851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医是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
一、中医的起源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二、中医药抗疫历史悠久,效果卓著
从天花、疟疾,到非典、甲流、新冠肺炎,千百年来,中医药在抗疫历史中从未缺席,摸索出众多防护方法,屡屡建功。
  
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朝就有了疫情的文字记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明确记有多种传染病病名,如疟、疥、蛊等,并且还有“疾年”的记载。据《中国疫病史鉴》统计,从西汉到清末,中国至少发生过321次大型瘟疫。
“中国古人非常重视传染病防治。”《中国疫病史鉴》主笔梁峻介绍,两千多年前的医著《黄帝内经》中有关于疫病的记载,汉代张仲景创作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治疗传染病的专著《伤寒杂病论》,晋朝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在世界医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以狂犬脑治狂犬病的免疫疗法。其后的医书,对疟疾、麻疹、白喉、水痘等急性传染病及其辨证治疗办法都有明确记载。
2003年非典期间,国医大师邓铁涛临危受命,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任命为抗非典专家顾问组组长。在他的努力下,当时他所在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中医药治疗非典病人,取得“零转院”“零死亡”“零感染”“零后遗症”的骄人成绩。
三、中医治未病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三大主题:
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类经》注释“此承前篇而言圣人‘预防’之道”。
《灵枢·逆顺篇》:“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如《刺热篇》:“肾热病者,顾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三是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难经·七十七难》:“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四、中医治未病应该如何介入?
未病先防,治在未病之先。也就是说人们在没有患病的时候,要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中医以“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论述强调重视体质的内在因素,一方面提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和“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养生之道。另一方面要求人们“顺应天时,天人合一”,积极消除致病因素,避免或减少它对人体的侵害,就可保证不发病或虽病亦不重。未病先防正是与现代“预防为主”的新医学模式相吻合。它包含着调养精神、体格锻炼、合理饮食、适时养生、科学用药等丰富内容。
五、疑似高危接触(坐火车、地铁、飞机、旅游等到过人群密集场所)的人,服新冠预防中药等预防措施的现实意义
1、为国民的健康护航
方舱医院的经验告诉我们,运用中药早期介入,轻症患者没有一例转为重症,治俞率高达99.28%。所以,作为健康杀手的新冠肺炎,都可以通过“治未病”的种种措施来预防。
中医“治未病”,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以适应自然变化,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来治未病的基本原则,可以从功能的、整体的变化来把握生命,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变,病后调护。总之,“治未病”是人类保健养生,防治疾病的最高境界。“治未病”对于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2、降低医疗费用,降低防控成本和救治压力。
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坚持“预防为主”。而中医的防治原则始终贯穿着“治未病”的思想,要求医者在准(辨证准)、精(用药精)、廉(价格低廉)、便(使用方便)上做文章。
所以,将中医“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加以发扬,在人们未病之前采取应对措施而不是病后用药,将会给民众带来更多的健康利益,也将节省更多的医疗费用。
总之,“治未病”作为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作为中医药学奉献给人类的先进和超前的思维,我们要充分利用。如果在疑似感染、怀疑感染、隔离期中什么也不做,病毒过了潜伏期表现出症状后,既占用了医疗资源,又增加了国家防控投入,患者自身也遭受身体上的痛苦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