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肿瘤科普系列三:脊膜瘤,最容易被忽视的椎管内肿瘤

2022年03月14日 826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椎管内肿瘤包括神经鞘瘤、脊膜瘤、神经胶质瘤、先天性肿瘤(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畸胎瘤)、海绵状血管瘤等各种各样的肿瘤。在上一期中,我们介绍了其中最常见的神经鞘瘤,那么这一期就自然而然就来到了排名第二的:脊膜瘤。由于脊膜瘤生长较缓慢,早期症状多不明显,不像神经鞘瘤有明显的根痛,因此在疾病早期常常被忽视。

在之前我们介绍过,脊髓的被膜从内到外可分为软脊膜、蛛网膜和硬脊膜三层。而脊膜瘤,其实说白了就是来自脊髓被膜的肿瘤,更确切地说,是起源于蛛网膜内皮细胞或硬脊膜纤维细胞的肿瘤。脊膜瘤占椎管内肿瘤的10%-30%,好发于胸段,其次为颈段,腰骶段少见,多见于中年女性。

脊膜瘤在椎管内局限性生长,瘤体一般不大,多呈扁圆形或椭圆形,肿瘤有完整包膜,与硬脊膜紧密附着,有较宽的基底。肿瘤血运来自蛛网膜或硬脊膜的血管,且比较丰富。大都为单发,多发者很少见。肿瘤组织结构较致密硬实,切面呈灰红色。有时肿瘤基底部有钙化砂粒,瘤体内出血坏死较少见。瘤组织不侵入脊髓实质,而仅压迫其上。脊膜瘤大都位于髓外硬脊膜内,少数位于硬脊膜外,哑铃状较少见。

脊膜瘤起源于蛛网膜,肿瘤生长自然会对软脊膜和脊髓产生压迫,从而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但大多数脊膜瘤生长缓慢,并且呈现局限性生长,只有极少数的肿瘤呈侵袭性生长,侵犯邻近的骨头。因此脊膜瘤初期的临床表现不明显,多为相应部位有不适感或非持续性的轻微疼痛。由于脊膜瘤可以直接压迫脊髓,因此许多患者的首发表现不是像神经鞘瘤那样的神经根痛,而是表现为肢体无力或是麻木感。当然,脊膜瘤也可以压迫神经根,因此在胸段的脊膜瘤也可以出现环绕身体的神经根痛和束带感,还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腹部绞痛,从而误诊为内脏的问题。

随着肿瘤地不断生长,脊髓不断被压迫,因此脊膜瘤会出现慢性进行性脊髓压迫症状。同时脊膜瘤好发于胸段,而胸髓是脊髓中最长而血液供应较差的部位,加上胸椎管相对狭小,因此脊膜瘤易于出现脊髓受损的症状,甚至出现脊髓半切综合征甚至脊髓横贯性损伤:患者逐渐出现肿瘤平面以下的肢体、躯干感觉减退,运动障碍,反射消失的症状,出现硬瘫(肢体不能动但是肌肉张力高),大小便障碍、出汗异常等症状,并且往往呈现出慢性进行性加重的趋势。

目前认为脊膜瘤与硬脊膜呈现一种“粘附”的关系,肿瘤向硬脊膜侵袭性生长,肿瘤细胞增殖形成肿瘤蒂部并刺激硬脊膜增生,从而在硬脊膜上形成一个宽厚的基底部,对软脊膜和脊髓产生压迫,但不会侵透软脊膜。上述特点对于脊膜瘤在影像检查中的诊断十分重要。跟其他椎管内肿瘤一样,MRI平扫和增强是脊膜瘤的首选诊断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肿瘤的边界及其与周围脊髓等神经结构的关系,是术前评估,术后确认是否充分切除以及肿瘤是否复发的可靠手段。脊膜瘤在MRI上特征性的图像为在增强MRI上出现的“硬膜尾征”,肿瘤局部的硬脊膜增厚,呈现线样强化并与肿瘤紧密相连。(图中黄色箭头像尾巴一样的亮线条就是“硬膜尾征”)

增强CT可作为MRI结果的补充,或在患者不能行MRI检查时进行。CT平扫显示肿瘤为实质性,密度稍高于正常脊髓。部分脊膜瘤内可以出现钙化,从而在CT上显示为一个个的小亮点,这也是脊膜瘤的显著特点,是区分脊膜瘤和神经鞘瘤的标志性征象。

脊膜瘤虽然大多是良性肿瘤,但病情可呈持续进展趋势,有截瘫和大小便障碍的风险,因此建议尽早手术切除。脊膜瘤一般为质硬、有包膜的病变,识别度较高,也较好切除。手术方法与神经鞘瘤类似,包括半椎板、全椎板切除术等。术前术中根据肿瘤大小、位置及毗邻关系来确定手术切除范围,尽可能的将肿物及其附着的硬膜一并切除。手术包括切开椎板,切开硬脊膜后完整暴露肿瘤,离断肿瘤的血供,将肿瘤与脊髓完全分离连同基底部脊膜一并切除。之后再人工硬膜修补硬脊膜的缺损,并对受压变形的脊髓组织松解,多数病人预后较好。

脊膜瘤手术总体上是比较安全的,神经功能并发症大多数与术中对脊髓的操作密切相关,因此要求术中仔细操作,减少对已明显受压的脊髓的骚扰。一般来讲背侧或偏一侧的肿瘤切除比较容易,脊髓损伤的风险也比较低。脊髓腹侧钙化型肿瘤手术风险相对比较高。术后脑脊液漏的风险为0%-4%,主要取决于硬脊膜有无缺损以及硬脊膜缝合的严密程度。

当遇到手术难以完全切除、患者不能耐受手术和恶性程度高的脊膜瘤时可考虑行放射治疗。其他临床上可采用的治疗还包括化疗、靶向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治疗等。

脊膜瘤手术后预后好,大约95%以上的病人术后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并且术后肿瘤复发率低,只有大约1.3%至6.4%。术后只要患者根据医生指导建议进行积极的健康锻炼,日常生活中注意护理,术后定期复查,脊膜瘤患者基本上能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