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几种常见红色胎记的辨别
2017年12月08日 957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婴幼儿红色胎记一般是指血管或/和淋巴管即脉管来源的先天性疾病,包括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婴幼儿最初的临床表现可能差不多,但是两者有本质的差别。血管肿瘤存在血管内皮细胞的异常增殖,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 目前主要认为与“血管新生”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脉管畸形则是血管或淋巴管的先天发育畸形, 其发生是由于胚胎发育时期 “血管生成”过程的异常,从而导致血管结构的异常。临床中常见的血管来源的先天性疾病有下面三种,不同的疾病因病因发病机制不同导致治疗和预后均不同。
婴幼儿血管瘤
婴幼儿血管瘤,旧称草莓状血管瘤,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来源于血管内皮细胞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属血管瘤的范畴。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3。 最早期的皮损表现为充血性、擦伤样或毛细血管扩张性斑片。生后 6 个月为早期增殖期,瘤体迅速增殖,明显隆起皮肤表面,形成草莓样斑块或肿瘤, 大多数血管瘤可完全消退。未经治疗的瘤体消退完成后有 25%~69%的患儿残存皮肤及皮下组织退行性改变,包括瘢痕、萎缩、 色素减退、毛细血管扩张和皮肤松弛。所以婴幼儿血管瘤还是提倡早期积极干预和治疗。
葡萄酒色斑
葡萄酒色斑,又称鲜红斑痣,是最常见先天性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畸形, 属脉管畸形范畴。鲜红斑痣发病率为 0.3%~0.5%,常在出生时出现,好发于头、面、颈部, 也可累及四肢和躯干。表现为边缘清楚而不规则的红斑,压之褪色或不完全褪色。 红斑颜色常随气温、 情绪等因素而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病灶颜色逐渐加深、增厚,并出现结节样增生。部分严重的病变可伴有软组织,甚至骨组织的增生,导致患部增大变形等。6月龄患儿与婴儿血管瘤有时不易区别,早期两者都可表现为红斑,但婴儿血管瘤有明确的增生过程,表现为可逐渐隆起、呈鲜红颗粒状,而葡萄酒色斑男女发病率相等,在幼儿期均呈平坦的红斑,不会自行消退,随患者的生长发育等比例生长。研究发现1岁内的患者激光治疗效果更佳,尤其是病变较小时(<20cm2) 。所以提倡学龄前期即开始激光治疗,有助于患儿心理健康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还用一种发生在人正中部位,如前额、眉间、鼻尖、人中、眼睑、项背、枕部的毛细血管畸形,被称为单纯痣、鲑鱼斑、消退斑、前额的天使之吻以及颈部的送子鸟之吻。这类毛细血管畸形在1-3岁时可自然消退,面部的较项背部位更易消退,和葡萄酒色斑还是不同的。
静脉畸形
静脉畸形,旧称海绵状血管瘤,是静脉异常发育产生的静脉血管结构畸形,也属脉管畸形范畴。静脉畸形临床表现不一,出生时即存在,大部分可以被发现,少部分在幼年或青少年时才被发现。头、颈、颌面为好发部位,四 肢、躯干次之。 其生长速度与身体生长基本同步,不会自行退化,发病也无性别差异。静脉畸形可累及任何部位,但以头颈部最好发, 可导致明显的外观畸形和器官移位;在肢体和躯干静脉畸形, 尤其是弥散型病变中, 因血流缓慢淤滞会出现病灶内血栓形成,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甚至引起功能障碍。 因此,对于头面部和伴有疼痛的肢体病灶,应尽早治疗,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