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与肝癌有什么关系?
2021年07月31日 817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AFP是一种糖蛋白,正常情况下在妊娠期由胎儿肝脏和卵黄囊产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AFP浓度通常是升高的。血清AFP水平与原发性肝癌的其他临床特征(如,大小、分期或预后)的相关性并不是很好。血清AFP升高可见于妊娠期、性腺来源(包括生殖细胞和非生殖细胞)的肿瘤和多种其他恶性肿瘤(其中胃癌最常见)。
肝癌患者由于病变的肝细胞再生活跃,会出现甲胎蛋白的升高。
但是要注意的是:
并非所有的肝癌均分泌AFP,多达40%的小肝癌患者,其血清AFP浓度在正常范围内。与酒精性肝病引起的肝癌患者相比,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癌患者更可能出现血清AFP升高。AFP持续升高的肝硬化患者发展为肝癌的风险高于AFP值波动或处于正常水平的患者。
当然也不是甲胎蛋白身高都是原发性肝癌。
有慢性肝病但无原发性肝癌(如,急性或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患者也可能出现血清AFP升高。丙型肝炎导致肝硬化的患者可能会出现AFP轻度升高。
若肝硬化或乙型肝炎患者出现血清AFP升高,则应关注是否已发展为原发性肝癌。一般认为,对于高风险患者,血清AFP超过500μg/L(大多数实验室正常值为10-20μg/L)对HCC具有诊断性。
目前中国抗癌协会推荐依据甲胎蛋白升高诊断肝癌的标准为:
甲胎蛋白大于500微克/升持续4周;
甲胎蛋白由低浓度逐渐升高且不降;
甲胎蛋白在200微克/升以上的中等水平持续8周;
如甲胎蛋白呈低浓度阳性持续达2个月或更久,谷丙转氨酶正常,应特别警惕亚临床肝癌的存在。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以下情况,甲胎蛋白升高但不是肝癌:
1)孕妇和新生儿;妊娠3-4个月的时候孕妇甲胎蛋白会升高,与胎儿肝脏发育有关,新生儿生长发育比较活跃,也会出现甲胎蛋白的升高。
2)某些慢性肝病: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恢复期、肝硬化、先天性胆管闭塞等;当肝脏存在明显的炎症活动和肝细胞损伤修复的时候,也会出现甲胎蛋白的升高,说明肝细胞再生活跃,预后较好。一般会随着病情的好转,甲胎蛋白的水平会下降。如果肝功能正常,甲胎蛋白仍持续增高就要注意肝癌的发生。
3)生殖细胞肿瘤:睾丸癌、卵巢癌、恶性畸胎瘤等;
4)消化系统肿瘤:比如胃癌、胰腺癌、结肠癌等。
尽管临床将AFP用于诊断HCC本身存在问题,但它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预后指标,尤其是对于行肝切除术和考虑行肝脏移植的患者。不论肿瘤大小如何,AFP水平>1000μg/L的患者在肝脏移植后复发的风险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