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家长课堂:教你正确对待脑瘫
2018年01月23日 905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相信大多数人对于脑瘫并不陌生,那么,脑瘫要如何诊断呢?西北脑瘫诊疗中心常崇旺教授介绍:脑瘫是指从受孕开始至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症。但是多数人对于脑瘫的治疗方法以及诊断方法并不是很了解,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脑瘫要怎么进行诊断。
熟悉正常小儿发育过程的里程碑(如3个月会抬头、6个月会坐、7~8个月会爬等等)。引起脑瘫的病变不呈进行性,所以一个小儿如果婴儿时期运动发育正常,以后出现发育停滞甚至倒退,这种情况属进行性疾病所致,不是脑瘫。脑瘫小儿常合并智力低下、癫痫等,但智力正常或不合并癫痫,不能除外脑瘫。
八成以上的脑瘫患儿都有高危因素:胎儿期感染、缺氧、发育畸形和一些先天遗传病;高龄产妇、宫内感染、妊娠糖尿病、先兆流产等;儿童出生时胎儿窒息,导致脑缺氧缺血;儿童出生后,严重感染、黄疸等,都可能导致儿童发生脑瘫。其中,早产、低体重和宫内窒息排在前三位。
有一些家长问到,我们那时候没有那么多的脑瘫,现在的脑瘫患儿为什么有升高的现象?
其原因有:一是诊断技术的提高,被发现的脑瘫患儿多了;二是医学水平的提高,使得一些发育不健全的婴儿或早产儿等脑瘫高危儿得以保住。
由于小儿脑瘫的治疗,不可能像其它单纯性疾病一样,能在短期内就看到治疗效果,而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其中。
许多脑瘫儿的家长只要听到治疗讯息,都要跑去试一试,却因为没有立即有效的治疗效果而灰心丧气,这是不可取的。在治疗过程中,家长不必操之过急,密切配合医生的工作,争取让还孩子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脑瘫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只要家长的决心越高,孩子的康复程度就会越好。脑瘫的康复不能光靠短期住院治疗,许多治疗需要家长医生必须密切配合,共同制订康复训练计划,评估训练效果。
脑瘫如果能早一天得到发现与确诊,那么对于患儿的治疗与康复将有着极大的意义,因此,学会辨别孩子的一些异常表现对及时发现病情是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般来说,脑瘫儿在早期就会有明显异常,具体症状是:婴儿出生3个月以内,常常会出现惊厥或异常啼哭,并伴有吞咽困难;3个月大时仍无站立的表现,也不会抬头;4个月以后,双手仍呈握拳状,无法自主张开,或者能张开但看到眼前有活动的物体时,却不会用手去抓;婴儿的四肢活动不灵活,肌肉松软,穿衣服时其上肢难入袖口,换尿布或清洗臀部时,婴儿的下肢不易外展;婴儿双脚着地时,下肢呈伸展交叉状,或者仅足尖着地,犹如芭蕾舞演员。
很多患儿家长会认为只要及早进行康复训练,就能矫正孩子的这些异常症状。殊不知,对于脑瘫患儿,尤其是发病率最高的痉挛型脑瘫患儿来说,一般性的康复性训练往往达不到功能性复位的效果,一旦停下来病情即会反复。
FSPR术的全称是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跟部分离断术,脑瘫患儿做FSPR手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调整患者的肌张力,使异常的肌张力尽量接近正常状态。同时可以长期的、稳定的、彻底地解决患者肌肉痉挛的痛苦,并为其运动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复提供了前提条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FSPR手术最佳时机是2周岁半-6周岁。
我们还要提醒一点,手术必须与康复训练相结合方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一是手术一定要与康复训练相结合,这样做效果是最好的,如果手术不配合康复训练,愈后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二是一定要摆正手术与矫形治疗的关系,手术不能完全代替矫形治疗,手术解除痉挛应先施行,而后期再进行矫形治疗,这个顺序不宜颠倒。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具体的脑瘫症状并不是做了一次手术就能够解决问题的,如果脑瘫患儿在6岁左右进行外科手术,可能会残留有骨骼畸形、肌肉或跟键的挛缩,就应配合二次矫正治疗才能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之后还要继续坚持长期康复训练这样就有大大改善症状,达到理想的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