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2017年09月20日 929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垂体腺瘤是发生在垂体前叶上的肿瘤,是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之一,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15%。根据欧美等国的流行病学调查,垂体腺瘤发病率为1-8/10万。在正常死亡病人尸检过程当中,垂体腺瘤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从9%到65%不等。说明垂体腺瘤的发生率是非常高的,只是多数病人没有表现出临床症状而已。绝大多数的垂体腺瘤都是良性肿瘤。

垂体腺瘤临床上一般有三种分类方法:
一、根据肿瘤的大小分类:根据肿瘤大小的不同,将垂体腺瘤分为:1、垂体微腺瘤:肿瘤的直径小于10mm;2、垂体大腺瘤:肿瘤直径10~30mm;3、垂体巨腺瘤:肿瘤的直径大于30mm。
二、根据肿瘤生物学特性分类:根据肿瘤生长及生物学特性,将垂体腺瘤分为:1、侵袭性腺瘤:肿瘤向鞍上、鞍旁及鞍底浸润性生长,侵入海绵窦,包绕颈内动脉,破坏鞍底蝶窦顶壁骨质,侵入蝶窦内等。2、非侵袭性腺瘤:肿瘤生长呈膨胀性,对周围结构呈挤压而非浸润破坏。
三、根据激素分泌的功能不同来分类:根据分泌激素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激素分泌型垂体瘤和无功能腺瘤。
大约70%以上的垂体无功能瘤是不需要治疗的,若没有相应的垂体功能低减的情况,临床上可以长期随诊。若在随诊的过程中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肿瘤生长速度加快,压迫了周围的组织(如视野缺损等),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激素分泌型垂体腺瘤是垂体腺瘤中临床表现最为复杂、临床预后转归各异的一类垂体腺瘤。根据激素分泌种类的不同,激素分泌型垂体瘤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泌乳素分泌型垂体瘤:多数为女性病人,主要表现为闭经、泌乳、不育。男性病人主要表现为男性性功能低减,如性欲下降、阳痿和不育。
2、生长激素分泌型垂体瘤:发生在骨骺未闭合的青少年时期主要表现为巨人症,发生在成年人则表现为肢端肥大症:面容改变、手足粗大(穿鞋子尺码增加)、多汗、骨关节病变、腕管综合征、手足指(趾)软组织及关节的肿胀、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冠心病以及甲状腺、结肠的肿瘤等等。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型垂体瘤:主要表现为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痤疮、多毛、紫纹(身上紫红色的皮纹)。
4、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型垂体瘤:主要表现为高代谢的症状怕热、多汗、体重下降、心慌房颤等。
5、其他还有FSH、LH型垂体瘤:临床主要表现为女性月经紊乱、不育,男性主要表现为男性性功能低减、不育等。
激素分泌型肿瘤可以是单独发生,也可以是两种以上激素分泌增多的混合性肿瘤,临床表现也就会出现相应的混合症状。

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四大类:
一、激素分泌增多引起的临床表现:如上所述的各种激素分泌型腺瘤的表现。
二、垂体腺瘤压迫正常垂体组织引起的相应激素分泌减少的临床表现:
1、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可以表现为食欲下降、乏力、消瘦、低血压、低血糖、容易感冒等;
2、甲状腺功能减低:可以表现为怕冷、食欲下降、皮肤粗糙、脱发、便秘等,在儿童可以表现为痴呆、生长迟缓等;
3、性腺功能减低:可以表现为男性女性不育、性欲下降、女性月经紊乱甚至闭经、男性阳痿等临床表现;
4、生长激素分泌减低:在儿童可以表现为身材矮小,在成人可以表现为身体脂肪集中在腹部、肌肉松弛萎缩、衰老、自我认知程度下降、骨质疏松、抵抗力下降、性功能低减等。
三、肿瘤对周围结构受压症状:肿瘤向鞍上生长压迫视交叉,会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临床上患者通常会主诉经常被撞伤等,我院医生就因为走路老是撞门框来就诊因肿瘤压迫视交叉造成颞侧偏盲所致;若是肿瘤侵犯了垂体周围的神经血管丛海绵窦,会出现神经受压症状如上眼睑下垂、瞳孔变大等临床表现。
四、垂体卒中所致的临床症状:肿瘤在生长过程中由于血管供应差或肿瘤血管的异常生长,在一定的诱因下,会出现肿瘤出血,瘤体组织的坏死。若是肿瘤完全出血坏死,肿瘤包膜破裂,会有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甚至失明、昏迷,需要外科急诊手术处理。多数垂体瘤的卒中表现为不完全或部分垂体卒中,可以是轻度的头痛、恶心呕吐伴全身不适,不需要特殊处理,患者的症状会在几周内自行缓解,某些激素分泌型肿瘤的临床症状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