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血管瘤与治疗

2018年06月19日 834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1.皮肤血管瘤与分类

皮肤血管瘤是一种婴儿常见的先天性疾病,是一种皮肤血管的良性肿瘤。国药东风总医院核医学科阮书平

皮肤血管瘤根据它们所在皮肤部位的深浅以及它们的临床特征可以分为单纯性血管瘤、毛细血管痣和海绵状血管瘤。

单纯性血管瘤又叫杨梅状血管瘤,因为它们的外型看起来很象杨梅果,其发生主要是由于皮肤的毛细血管增生扩张所致。常常好发于面部、颈部和身体躯干部等部位,一般为豆粒大小至杨梅果大小,它们的颜色常常为深红色,高出皮肤表面。

毛细血管痣又称为鲜红斑痣或葡萄样痣,常常在出生后不久发现,好发于面部,颈部。一般呈散在分布或成斑片形、地图形分布。小的只有针尖大小,而大的可累及到整个手臂、躯干。毛细血管痣常常表现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鲜红色或紫红色斑块,其表面平滑,用手按压时其颜色消褪,放松时恢复其原来的颜色。

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血管瘤。大多数好发于躯干部,常常为鸽蛋至鸡蛋大小,表面多呈浅蓝色。因按压其局部呈海绵状感而得名。一般海绵状血管瘤其局部的皮肤温度常较周围皮肤温度增高。

2.治疗方法

研究表明,在婴幼儿血管瘤长的很快时要积极治疗,当婴幼儿血管瘤控制住,已经大部分消退了,就可以先缓缓治疗,如果能自行消退就不要治疗。即使不能自行消退,拉长治疗间隔时间,也可以减少治疗的副作用。     

皮肤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很多,主要包括:放射性β射线治疗(磷-32和锶-90)、激光治疗、冷冻治疗、浅部放射治疗、口服激素治疗、局部硬化剂注射治疗、手术治疗等。都存在一定弊端与局限性。

专用敷贴器治疗皮肤血管瘤的效果比较好,而且治疗方法简单操作容易,患者无痛苦,并且治疗后一般不留疤痕,不损伤其皮肤外形,对各年龄组病人的皮肤血管瘤均适用而受到广泛的欢迎。

我科采用多次小剂量法:每间隔3月敷贴1次,每次按临床表现与年龄制定不同的敷贴时间。 每次照射量为100~300拉德,总剂量为600~1500拉德。

3.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机理

同位素磷-32衰变时放射出纯β射线,其射程短,电离密度较大,电离能力强,其直接照射能使局部皮肤组织中的毛细血管的增生抑制,皮肤病变破坏,局部微血管萎缩甚至闭塞,从而达到治疗局部浅层的皮肤毛细血管瘤的作用,而不引起深部组织和邻近组织的损伤。

4.治疗效果

我科自1973年开始采用放射性同位素P-32专用敷贴器敷贴治疗皮肤血管瘤,至今治疗患者已达2万余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0年对于可跟踪的单纯性血管瘤699例以及鲜红斑痣490例的疗效统计,发现使用磷-32专用敷贴器敷贴治疗对于单纯性血管瘤及鲜红斑痣的治疗效果良好,其治愈和基本治愈率分别为80.1%和40.4%,有效率分别为:96.5%、86.1%、和80.2%。根据各种资料统计,婴、幼儿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佳,儿童患者疗效次之,成人的疗效欠佳。因此对于皮肤血管瘤(包括单纯性血管瘤和鲜红斑痣)运用同位素磷-32治疗还是在早期进行比较理想,其治疗效果较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