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中医药治疗

2020年08月14日 849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桥本氏甲状腺炎最早由日本九州大学Hashimoto(1912年)在德国医学杂志上报道了4例,故被命名为Hashimoto(桥本)甲状腺炎(HT),是一种以自身甲状腺组织为抗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又称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因为甲状腺组织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又称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其典型临床特征是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质韧如橡皮,也可呈结节性肿大,血液中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异常升高,过高的甲状腺抗体与甲状腺组织抗原相结合,可反复破坏甲状腺组织细胞,导致甲状腺素大量释放,从而出现“一过性甲亢”,待合成释放甲状腺素的甲状腺滤泡细胞破坏完毕,最终导致自身甲状腺素合成分泌不足,变成“甲减”。
        桥本氏甲状腺炎病程长,呈慢性进展过程,可影响终身,且起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出现甲状腺肿时,平均病程为2年~4年。应该引起重视的是桥本氏甲状腺炎可增加甲状腺癌(主要是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发生率,有文献报道发生率为12%~17%,这和患者长期处于甲状腺机能减退状态,引起TSH分泌增加,TSH作用于TSH受体使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生活跃有关。此外,临床上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常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贫血等等。
       近年来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发病率迅速增加,且本病有“重女轻男”的特点,女性高发,发病比率约为10:1,发病年龄多为30岁~50岁,但目前发病呈现低龄化趋势,本病是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肿大及获得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最常见的原因。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了,但由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如碘摄入量过高和病毒感染)相互作用而产生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本病目前并没有任何手段可以将甲状腺自身抗体恢复正常,后期西医常根据甲状腺的功能状况采用他巴唑或甲状腺激素治疗,甲状腺明显肿大或伴有压迫症状者,可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本病在祖国传统中医古籍中并未记载,据其症状体征可归为“肉瘿”、“瘿痈”范畴,但传统中医治疗“肉瘿”多用富含碘的海洋药物如海藻、昆布等。而现代医学已证实本病的发病与碘摄入量的增加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传统治疗瘿病的方剂如海藻玉壶汤、四海舒郁丸并不适合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
        临床上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发病前多有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熬夜,精神过度紧张焦虑,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反复咽痛、感冒等过度劳累、易为外邪感染的病史,患者每因劳累后发病或加重病情,临床治疗好转的患者也可因劳累体虚而复发。故唐师认为本病的病机以正虚邪恋为主,颈前是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循行的部位,故本病与肝脾二脏关系最为密切。“思伤脾”、“怒伤肝”,思虑劳神过度,而致内耗心血,损伤脾气;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忧思郁怒,易致肝气郁滞,不得疏泄,肝木横克脾土,亦致脾气虚弱。脾主运化水湿,脾气虚弱不能健运,导致水湿内停,湿聚成痰,停留于经络。又过劳则伤肝肾,思虑过度则伤脾,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乏源,正气虚损则风温外邪易侵,与痰湿、浊气、瘀血互结而发为本病。正气亏虚,机体阴阳失调,则临床变症百出。在此辨证基础上,本病的治疗当拟益气健脾扶正以调病之本,疏肝清热、化痰消肿以清外邪。
       本病治疗重在预防,避免过度劳累透支,保持精神愉快、情绪舒畅,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抵抗能力,减少感冒、咽喉肿痛的发生,可以减少病毒、细菌入侵甲状腺的机会,从而达到彻底治愈本病的目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