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寒冷或是疾病的信号

2017年11月30日 11209人阅读

一到冬季,下肢特别是脚部最易感到寒冷。这是因为人体下肢距离心脏较远,局部血流相对缓慢而造成的。然而有人即使在气温并不太低、鞋子保暖作用也很好的情况下,仍常感到下肢寒冷、麻木,甚至在炎热的夏季也不例外。这种异常的下肢冷,往往是某种疾病的信号。引起下肢寒冷的常见疾病有以下几种:

1、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属于周围血管的慢性闭塞性病变,主要累及四肢中、小动脉,其中以下肢更为多见,多发生于男性青壮年。发病初期,大多表现为受寒后感到足部发冷、麻木、疼痛,走路时小腿酸胀、乏力。病情逐渐加重,则会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即走几步之后就感觉下肢无力,要停下来歇一歇,患肢发凉、惧冷、麻木、疼痛加剧,尤其在夜间更为严重。

2、闭塞性动脉硬化:早期症状表现为患肢发冷、有麻木感,以及间歇性跛行,发展到后来会表现为患肢皮肤苍白、触觉减退、温度降低、肌肉萎缩、趾甲增厚变形等,病变晚期可出现坏疽,且较为广泛。由于这种病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所以老年人、高血压及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要警惕该病的发生。

3、肢端动脉痉挛症:肢端动脉痉挛症又称雷诺氏病,是一种因血管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肢体末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表现为四肢阵发性发白、潮红和疼痛,通常会因寒冷刺激或情绪激动而诱发。这种病多发生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在20~30岁。

4、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这是由甲状腺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病变。如果是幼年时发病,则称为呆小病,患儿的身体发育与智力发育会严重滞后;成年时期发病,则表现为皮肤苍白而粗糙,四肢冷,有凹陷性水肿,伴有心动过缓等症状。

5、神经系统疾患:一些神经衰弱患者,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会出现持续性下肢寒冷感,同时还会伴有心悸、气短、多汗、腹胀、头痛、易疲劳、失眠等症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