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招惹“耳病”?专家提醒你游泳前后要做好这些事!

2018年08月07日 484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2016-08-25 岳继慧 健康财富订阅号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王斌

游泳是夏季被很多人喜爱的运动方式,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王斌提醒,在与水亲密接触的同时,要小心招惹“耳病”……


耳道进水可诱发外耳道炎

“每到夏季,因为外耳道炎来医院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王斌指出,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和皮下肤组织的慢性或复发性炎症。游泳时耳道进水是外耳道炎的常见病因。这是由于耳道进水后,皮肤变潮湿,皮肤角质层、上皮层等受浸渍软化,从而降低了抵抗力,使微生物易于侵入。有时因为耳道进水时间过长、挖耳不慎等原因造成皮肤破损,就更容易导致常见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真菌等感染,从而导致外耳道发生炎症。所以他强调:“夏季游泳一定要注意耳卫生,及时预防外耳道炎。”

游泳或者耳朵进水后出现耳痒、耳闷胀感、耳漏、听力减退等症状,应高度警惕外耳道炎,及时去医院就诊。

王主任介绍,按炎症的程度和性质分,外耳道炎可分成5种类型:



王主任指出,做好以下一些措施,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外耳道炎的发生。

1. 游泳时要选择符合卫生资质的正规游泳场馆。下水前应观察水质,以水质清澈透明、氯气味适中为宜。

2. 游泳前最好到正规医院耳鼻喉专科检查一下外耳道,如果有耵聍栓塞,及时清理。如果有鼓膜穿孔、中耳炎等疾病,不宜游泳,以防疾病复发。

3. 游泳后要及时清理外耳道进水。单足跳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耳道进水后,可用同侧的手牵拉耳廓,头偏向下,用同侧下肢单足站立,跳动数次,耳内的水自会流出,耳道慢慢干燥。如果还有残留的水,可以使用吹风筒吹干。但要注意,确保风筒的温度保持在低温冷风状态,且应该距离头部十余厘米之外,千万不要用热风。

4. 谨慎“挖耳”。生活中有一些人特别爱干净,经常“掏耳朵”,其实这未必是一种好习惯。尤其不建议用手指、发夹、火柴梗等非专业工具挖耳,因为一旦不慎可造成耳道皮肤损伤,使病菌“如入无人之境”。另外,棉签虽然也可以用来挖耳,但由于市售棉签并非真正“无菌”,掏耳不当仍可导致感染,所以并不建议使用。还要注意的是,有些棉签头过于疏松,挖耳时可能滞留在耳道深处,反而会造成“麻烦”。王主任强调,适度的耵聍,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不建议强行拔出。当然,如果耵聍比较严重甚至造成栓塞,就应该及时去专科请医生清理。


最后,一旦出现耳朵不适,包括耳痛、耳痒、耳闷、听力下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一般的外耳道炎,医生给予清洁耳道、滴耳液、口服抗生素等治疗,数天就会痊愈。但如果外耳道炎治疗不及时,炎症感染刺激中耳则会引发中耳炎,中耳炎脓液又会加重外耳道炎的蔓延,甚至会导致听力的减退,所以治疗要趁早。


专家简介



王斌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临床医学博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后,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A类)。熟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耳科疾病,尤其是各类耳聋、眩晕及耳鸣的诊治,运用耳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外耳、中耳及听力重建手术等。

专家门诊:周二上午、周五全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