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动,才能不让脚受伤?

2017年10月23日 1206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近些年随着马拉松运动的推广,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强烈的跑步热潮。从5000米到1万米的健康跑,到半程马拉松、全程马拉松,以及定向赛、越野赛等,各种规格的活动比比皆是。但不少跑者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短期内盲目追求跑量和配速,导致不少人出现踝关节损伤。


踝关节扭伤是临床最常见的骨科急诊,据统计可以占到骨科急诊量的10%,占运动损伤病例总数的40%,发生踝关节扭伤的危险因素包括:关节韧带松弛、鞋不合适、地面不平整、外力致踝关节内外翻等,其中最大的危险因素是“曾经发生过踝关节扭伤”。

怎样避免扭脚?

踝关节的稳定性包括静态稳定结构(韧带)和动态稳定结构(肌肉),还与关节平衡功能、神经反射等因素相关。如何避免扭伤踝关节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结合运动损伤的特点,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选择合适的运动场所和运动鞋:


体育运动中有很多急停、急转和短距离冲刺、变向的运动,如果运动场地不平、运动鞋保护不当,很容易导致运动过程中发生脚踝扭伤。中高帮的运动鞋对脚踝的保护相对较好,或者采用适当的踝关节支具,也会明显提高踝关节的稳定性。

遵从体育运动规则、远离恶意犯规:


运动规则往往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运动参与者,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合理运动,远离恶意犯规者,是避免主动或被动踝关节扭伤的有效方式。

热身运动不能省:


运动前需要充分活动全身肌肉、关节,达到预热效果,从而提高身体的反应速度、避免损伤。踝关节是下肢负重运动中的重要环节,是踝关节扭伤发生的重要诱因。

运动强度适量:


遵从运动规律,充分认识自身的运动能力,参加强度合适的运动项目,可以避免机体超负荷运动,减少肌肉、关节的运动强度,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运动时集中注意力:

身体对抗激烈的运动,容不得丝毫懈怠。特别是像打篮球、踢足球等身体接触较多的运动,如注意力不集中或身体疲劳,会导致人运动反应变慢,不足以应付复杂的运动场面,可能会导致意外发生。

脚踝扭伤,

记住“POLICE”原则  


脚踝扭伤后的紧急处理,曾经广为流传的是“RICE”原则:休息(Rest)、冷敷(Ice)、加压包扎(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经验积累后,目前已演化成“POLICE”原则:保护(Protect)、适当负重(OptimalLoading)、冰敷(Ice)、加压包扎(Compression)和抬高患肢(Elevation)。相比较而言,主要是强调了早期康复的介入,避免因长时间休息导致的关节僵硬、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等并发症。“POLICE”处理原则:

保护(Protect):

当发生踝关节扭伤,首先强调对受伤关节的保护措施。应及时休息,减少/避免受伤下肢负重,可用手杖、腋杖等辅助负重;并尽可能将踝关节置于中立位,用简单的踝关节支具进行包扎固定,以免加重伤情。如踝关节存在明显肿胀、畸形,有开放性创面、出血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到附近医院就诊。如无须紧急医疗救治,则可自行采取后续处理原则进行处置。


适当负重(OptimalLoading):

是保护措施的延续,应结合受伤踝关节的情况,考虑踝关节不负重或部分负重。一些研究发现,踝关节扭伤后数天进行关节活动度锻炼,并给予适当的负重,可以促使踝关节扭伤更快恢复。如对踝关节伤情判断过于乐观,过早负重行走,易致关节肿痛加重;如过于谨慎,对受伤踝关节保护过度,也会导致踝关节早期僵硬、活动度减少,会人为延长损伤后的康复期。多数伤者对何时负重以及负重程度的判断可能存在误解,建议找专科医生进行咨询。

冷敷(Ice):

冰敷或冷敷,应敷在软组织损伤较明显处(即肿痛显著处),每次可以敷10分钟~15分钟,每2小时~3小时可以重复一次。冰敷可以刺激损伤处血管收缩,让组织液和炎症因子渗出减少,从而达到止血、减轻肿胀和镇痛的效果。至于踝关节扭伤后冰敷的期限,目前并没有统一结论,多建议急性期(一般指损伤后3天或一周)尽早冰敷,且急性期不建议热敷。

加压包扎(Compression):

通过包扎实现伤处的制动,使踝关节更加稳定。但包扎的松紧程度应该适中,过紧会阻碍血液循环,导致踝关节肿痛加重;过松则起不到固定的作用。包扎时踝关节应处于中立位,如此更有利于损伤处的修复。

抬高患肢(Elevation):

将伤侧下肢抬高,平卧时稍高于心脏水平即可。以减少流向损伤部位的血液,从而减少软组织内出血和损伤部位的组织液渗出,有利于减轻踝关节肿胀,促进康复。


5大运动问题有没有?

临床比较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看平时喜欢的运动类型,跑跳类运动,膝、踝关节损伤较多;有些球类运动如网球、排球等,因为上肢也会用,因此四肢很容易受损;即使是公认为比较安全的游泳,其中的自由泳、仰泳等,因为需要上肢持续的上举动作,也容易出现肩峰撞击、肩袖损伤;爱跑步、走路的人要小心被足跟痛盯上。

走跑族足跟痛是怎么回事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被足跟痛缠上呢?足跟痛一般表现为:1.足跟上下或左右侧酸胀或针刺样疼痛。2.行走不便。3.可能红肿,也可能无症状。这是由于足跟的骨质、肌腱、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若拍侧位X线片,可发现骨刺,但二者并无必然联系。做磁共振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炎症病灶,让治疗更精准。

运动损伤后冷敷更安全

面对急性运动损伤,一定要冷敷,制动休息。大部分人在自我感觉损伤不严重时常选择继续运动,这会加重受伤症状。除此以外,不少人对运动受伤后的处理存在错误认知,以为受伤后应该立即热敷。但太早热敷会加重内部肿胀出血,因此冷敷相对比较安全。

运动强度过犹不及

一般来说,25岁以后健康开始走下坡路,人体的关节肌肉以及韧带也是如此。大部分运动员之所以从30岁开始选择退役,也是因为身体素质开始下降。如果依然做强度大的运动,身体吃不消,容易有伤病。因此运动要顺应自然规律,拿捏好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能有效预防运动损伤。

足弓低或扁平足跑步注意什么

足弓低或扁平足人群,足底的跖筋膜(足底腱膜的一部分)受到的应力比正常足弓大,容易有慢性疲劳损伤,如跖筋膜炎、跟骨的牵拉损伤等。改善症状有很多办法,运动者自己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1.控制运动量(具体因人而异)。

2.换特制鞋垫或跑鞋,可以根据每个人的足底应力分析、三维测试等定制鞋垫或跑鞋。不同品牌所使用的材料可能不一样,但只要做出来的鞋垫上脚后舒服,跑步时脚不容易痛或疲劳就是适合自己的。

运动完什么情况可选择理疗

理疗分热理疗和无热量理疗,损伤较为严重时,如肿胀比较厉害不建议热理疗,热理疗和热敷一样会加重肿胀情况。可以做无热量理疗,建议去正规的医疗机构。若无明显运动损伤,只是想运动后恢复不建议做理疗,为此专门去医院也耗费时间,可以选择推拿按摩。若有需求可以买家用理疗仪日常保健用,根据疼痛部位做局部治疗。理疗有超声波、短波、微波等,适用哪种方法还是应该根据个人情况而定。急性发作期间,高频、有热量的理疗均不太适合。一般保健红外线、超声波比较适宜在家做,但毕竟是理疗因子,太多也会有一定辐射和伤害,不建议经常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