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这些信号是肾脏病病情加重的预兆!

2021年11月26日 788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慢性肾病具有“隐匿性”的特点,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不容易发现,又被大家称为“隐形杀手”而这个典型特征最要命的是,没有及时发现病情,肾功能却在悄悄“衰退”,很可能导致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对于慢性肾病的防范,体检是最有效的手段,对于大多数肾友在初次发现病情时,往往是在体检时,发现尿常规异常,从而发现肾脏问题。也有部分患者本身反应比较敏感,出现异常症状,比如潜血、水肿、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等等轻微症状,也是发现肾病的蛛丝马迹。

而对于已确诊肾病的病友来说,治疗过程中防治病情复发或加重是重中之重。如果身体出现这些信号,要警惕是病情加重预兆:

水肿越来越严重,水钠失衡

肾脏具有调节水平衡的作用,早期肾功能受损后,会出现明显水钠失衡的情况,继而出现水肿。一般通过降蛋白治疗、消炎治疗,水肿也会得到缓解。但中后期有些患者的水肿反倒越来越严重,说明肾功能受损超过50%,调节能力下降,此时应该尽快找到延缓肾功能的方法,扼制病情的发展。如果出现突然水肿甚至全身水肿的情况,肾友一定要及时就医,确诊病情。

血压越来越高,血流异常

肾性高血压是肾病中后期常见症状,血压升高会影响到全身的血液流通情况。血压越高,血流速减慢,长期如此会造成肾脏缺血,供氧不足,导致肾脏细胞的损坏,从而破坏肾小球等重要组织,肾功能越来越差。因此不论是你本身具有高血压还是肾病进程中诱发高血压,都应该注意监测血压的情况,并积极做好预防高血压的工作。

尿量逐渐减少,排毒能力降低

尿液是身体排出体内“垃圾”的方式之一,如果尿量减少,体内毒素不能及时排出,对肾脏的负担不言而喻。肾脏是生成尿液的器官,如果肾小球、肾小管等组织受损,过滤、重吸收功能受损,都会影响到尿量的情况。一般随着肾小管滤过率的下降,尿量也会越来越少,如尿毒症患者一般尿量在1000毫升以下。

因此如果出现明显尿量减少,每日排尿少于400毫升为少尿,要引起警惕,无尿的情况很容易发现,一旦出现立即就医,切勿拖沓。

防治肾病加重,关键在于2点,如果能提前采取措施,肾功能不会太差:

重点指标求稳定

影响肾功能的三大指标包括蛋白尿、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前两项指标是随病情变化比较明显的症状,同时也是制约肾功能好坏的关键症状。而肾小球滤过率则是肾功能变动的结果反应,同样不容忽视。

蛋白尿是影响肾功能发展的独立影响因素,贯穿于肾病发展始终,长期稳定更有助于延缓肾衰竭。保持蛋白尿稳定,肾友要坚持服激素、优质低蛋白饮食、尽量表明感染等。

高血压控制关键在于坚持服用降压药,降低对肾功能的危害,还能降低心血管风险。

肾小球滤过率是反应整个肾功能情况的关键指标,受损的肾脏细胞无法恢复,因此肾功能不全难以逆转,但对于受损较轻的细胞如果及时治疗尚可恢复。可以选择用中医中药来疏通血液,来修复受损肾细胞,配合西药消炎治疗更有效。

重视日常肾脏养护

不少肾友在医院治疗时非常积极配合医生,在药物、饮食、作息等各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但出院后就“恢复原样”,药物不按时吃,饮食不健康,作息不规律,把肾脏的“死活”的抛在脑后。慢性肾病不能彻底治愈,但可以长期保持稳定。因此日常对肾脏的保护同样重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