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村病
2018年07月14日 876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1 临床资料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皮肤科陈建浩
例1,男,60岁,右耳鸣3周,CT示右侧咽旁占位性病变4cm×4cm与腮腺尾叶相连,临床诊断:右咽旁肿块,神经源性可能性大,不排除腮腺深叶肿物及恶变。先后3次经鼻咽部活检示鼻咽黏膜慢性炎症,因肿物位置较深,考虑经鼻咽部难于取到肿块,后手术切除送检,术后病理报告嗜酸性肉芽肿(木村病)。查血清总IgE 7200.00μg/L(正常0~397.00μg/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7×109/L。追踪既往常有皮肤瘙痒现象。
例2,男,18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耳后肿物,拇指大小,无痛性,外院于“左耳后肿块”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不详。术后半年肿物复发,并逐渐长大,来我院就诊,查体:左耳后肿物4cm×5cm,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左耳后异常包块(考虑良性病变,血管瘤?);(2)双侧腮腺及双侧颈部多发性低回声团(考虑淋巴结肿大)。临床术前诊断:左耳后肿物术后复发,考虑脉管瘤的可能性大。术后切除送检病理证实为木村病。
2 病理检查
2.1 巨检 例1,右咽旁肿物:不整形组织数块,总体积5cm×2cm×1cm,切面灰白,灶性灰红,灰黄;另双侧腮腺尾叶淋巴结及右颈上淋巴结多枚,2cm×2cm×1.5cm~0.6cm×0.6cm×0.5cm,切面灰白。例2,左耳后肿物:不整形组织一块6.5cm×5cm×2cm,切面灰白、灰黄,灶性暗红。
2.2 镜检 2例基本相同。软组织:纤维脂肪及肌肉组织中见散在分化成熟的淋巴细胞浸润,伴大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灶性嗜酸性粒细胞脓肿形成。淋巴结:淋巴组织呈增殖状态伴有散在及成片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小血管增生,淋巴窦纤维组织较增生。
3 讨论
木村病(kimma disease)又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1937年天津的金显宅大夫首先在中国的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论述此病,其后,1948年日本学者kimma(木村)等在英文杂志上报告并描述此病,很快被西方人知晓,称为木村病[1]。该病是一种罕见的以淋巴结、软组织损害为主的慢性进行性免疫炎性疾病,患者主要为亚洲人群,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男性多见。该病对激素和放疗敏感,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3.1 病因 尚不明确,因病变组织内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正常,血清IgE升高,患者常皮肤瘙痒,且可合并肾病综合征及支气管哮喘等,一般认为本病为一种免疫介导的炎性反应性疾病。杨洋[2]等在木村病患者的组织切片中发现有肥大细胞增生,另有学者用直接免疫荧光观察,发现增生的小血管周围有IgA、IgM及补体C3沉积,提示与免疫反应有关。
3.2 诊断 病理诊断是确诊及鉴别诊断的主要手段,病变常累及局部淋巴结、唾液腺、骨骼肌等。组织学上很相似,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尤以淋巴结病变典型,表现为:(1)增生淋巴组织增生,其中有发育良好的淋巴滤泡形成。(2)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部分形成嗜酸性微脓肿,且嗜酸性粒细胞有向滤泡中心移动趋势,即所谓的嗜酸性淋巴滤泡融解征。(3)显著薄壁毛细小静脉增生,内皮细胞呈扁平或立方,少而淡染,同心圆样排列的血管壁胶原使血管硬化。(4)纤维组织及蛋白样物质沉着,导致不同程度的纤维化。
本科2例均发生于头部的软组织,有木村病的组织特征:淋巴组织增生,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增生及不同程度的纤维化。组织学上,木村病粗看上去像一种非特异性炎症疾病,因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均为炎细胞,若取材表浅,送检组织少、破碎、不完整,或病理医生没有木村病概念,观察不仔细等均可能造成漏诊。本科2例中1例曾先后3次活检示鼻咽黏膜炎症,复习原切片确实取材不满意,但组织片仍有木村病的迹象。
3.3 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与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粒细胞增多鉴别,二者组织学上很相似,均有嗜酸性粒细胞灶状浸润,可形成嗜酸性脓肿,淋巴组织及小血管增生,以前认为两者为同一疾病,目前认为与木村病有区别[3],组织学上后者血管病变有特征性[4],可见血管母细胞增生、分化,形成新生幼稚血管。血管内皮细胞较大呈上皮样改变,常呈墓碑状突入管腔,而前者则无此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