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的治疗

2020年09月22日 805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细菌性痢疾是常见的消化道传染性疾病,尤其在夏季,可造成广泛流行。典型的菌痢常表现呕吐、腹痛、腹泻等,容易诊断。而菌痢中还有一种既特殊又严重的类型——中毒性痢疾,它起病急、来势凶猛,常常在消化道症状出现前发生高热、反复抽搐、嗜睡、昏迷等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以致发生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小儿比成人更易发病,尤其是2~7岁的小孩。  急性菌痢的患儿都必须送医院治疗,尤其是中毒性菌痢更应住院抢救。具体治疗措施如下:①抗菌素治疗。常用抗生素有头孢类、氨苄青霉素等,疗程7~10天。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腹泻患儿液体和电解质丢失很多,应按照医嘱口服或静脉补液。③中毒性菌痢治疗原则为迅速降温,并积极抢救循环和呼吸衰竭。④休息和饮食:菌痢患儿都应卧床休息,按肠道传染病隔离,消毒处理粪便。无呕吐或轻型菌痢一般不禁食,但要根据病情调整饮食。首先停止吃不易消化的食物。母乳喂养的孩子可继续喂母乳,可适当减少喂奶次数和时间,延长喂奶间隔时间,暂停添加辅食。人工喂养的孩子病初可将牛奶加米汤或开水稀释后喂。待病情好转再逐渐增加奶量及辅食。年龄较大的孩子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面条汤等。⑤保持臀部护理:在患儿每次便后要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擦干。应选用吸水性强的,较软的棉布做尿布,避免用塑料布垫在孩子的屁股上,或包得过紧,以防尿布疹。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王新良

摘自《1-2宝宝养育天天读》,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王新良主编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