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胃痛方子

2017年12月03日 1274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治疗胃脘痛7证

胃脘痛是指以胃脘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也是一个主要症状。前来就诊的患者常伴有上腹胀、纳呆、恶心、呕吐、嘈杂、反酸、嗳气等症状。

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胃黏膜脱垂等。

关于胃脘痛,中医常见的证型主要有7种,下面小编就依次将这几种胃脘痛的分型用药做一个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下分析中主症是必备项,加2项次症,参考舌脉即可诊断。

寒邪客胃证

主症:①胃痛暴作;②遇冷痛重。
次症:①畏寒;②喜暖。
舌脉:舌淡苔白,脉弦紧。

治法: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主方:良附丸合香苏散

药物:高良姜、香附、紫苏、陈皮、炙甘草。

加减:恶寒、头痛者,加丁香、川芎;胃纳呆滞者,加神曲、鸡内金。

中成药推荐:良附片、胃得安片

饮食伤胃证

主症:①胃胀痛拒按;②嗳腐酸臭。
次症:①恶心欲吐;②不思饮食;③恶闻食嗅;④大便或矢气酸臭。
舌脉:舌苔厚腻;脉弦滑。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主方:保和丸或枳实导滞丸

药物: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莱菔子、麦芽、枳实、大黄、黄芩、黄连、白术、泽泻。

加减:脘腹胀甚者,加砂仁、槟榔;便闭者,加芒硝;胸满痞闷者,加紫苏叶、荆芥穗。

中成药推荐:开胸顺气丸、保和丸、越鞠保和丸

肝胃不和证

主症:①胃脘胀满或疼痛;②两胁胀满。
次症:①每因情志不畅而发作或加重;②心烦;③嗳气频作;④善叹息。
舌脉: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理气解郁,和胃止痛。
主方:柴胡疏肝散

药物: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

加减:嗳气频频者,加沉香、旋覆花;反酸者,加海螵蛸、煅瓦楞子;脘胁胀满、便溏者,加党参、炒白术。

中成药推荐:气滞胃痛冲剂、胃苏冲剂

脾胃湿热证

主症:①脘腹痞满或疼痛;②口干或口苦。
次症:①口干不欲饮;②纳呆;③恶心或呕吐;④小便短黄。
舌脉:舌红,苔黄厚腻;脉滑。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胃。
主方:连朴饮

药物:制厚朴、黄连、石菖蒲、制半夏、香豉、焦栀子、芦根。

加减:恶心呕吐者,加竹茹、陈皮;纳呆食少者,加神曲、谷芽、麦芽;肢体困倦、舌苔白腻者,加薏苡仁、佩兰。

中成药推荐:左金丸、溃疡胶囊

瘀血阻胃证

主症:胃脘刺痛,痛处不移。
次症:①胃痛入夜加重;②面色黧黑。
舌脉:舌质紫暗,舌体瘀斑;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和胃。
主方:丹参饮合失笑散

药物:丹参、蒲黄、五灵脂、檀香、三七、砂仁。

加减:胃脘痛甚者,加延胡索、郁金;四肢不温、舌淡脉弱者,加黄芪、桂枝;口干咽燥、舌光无苔者,加生地黄、麦冬。

中成药推荐:活络效灵丹、胃疡安片、开郁老蔻丸

胃阴亏虚证

主症:①胃脘痛隐隐;②饥而不欲食。
次症:①口干渴;②消瘦;③五心烦热。
舌脉:舌红少津或舌裂纹无苔;脉细。

治法:养阴生津,益胃止痛。
主方: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

药物:沙参、麦冬、生地黄、玉竹、白芍、甘草。

加减:嘈杂者,加黄连、吴茱萸;胃脘胀痛较剧者,加厚朴、玫瑰花;大便干燥难解者,加火麻仁、瓜蒌仁。

中成药推荐:参梅养胃冲剂、胃安胶囊

脾胃虚寒证

主症:①胃脘隐痛,喜温喜按;②得食痛减。
次症:①四肢倦怠;②畏寒肢冷;③口淡流涎;④便溏;⑤纳少。
舌脉:舌淡或舌边齿痕,舌苔薄白;脉虚弱或迟缓。

治法:益气健脾,温胃止痛。
方药:黄芪建中汤

药物:黄芪、桂枝、白芍、甘草、饴糖、大枣、生姜。

加减:泛吐痰涎者,加白术、姜半夏;反酸者,加海螵蛸、煅瓦楞子;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者,加附子、蜀椒。

中成药推荐:香砂和胃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