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医师成长要关注6件事 !
2019年01月15日 468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转自协和院报 — 妇产科郎景和教授报告整理)
1.理论与实践——书本上最典型的,恰恰是临床上最不典型的
理论与实践,是做医生最重要的问题。五年、八年,做学生,硕士、博士都是做学生;然后当了住院大夫,实际上是学徒。等到当了主治大夫以后,才可以成为一名独立医生。还要做若干年,我估计大概是10年,可以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医生。十年磨一剑!所以读书也好,读研也好,实际是你在蛋壳里吸取营养长大而已,必须脱壳、蜕变,才能成熟、飞翔。有人曾经做过实验,那个蛋壳能不能提前打开?研究表明,这样的鸟质量非常差。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原陆军总医院)乳腺中心白雪
作为医生,经验依然是最重要的,经验靠积累,经验靠领悟,经验靠升华。住院医师的培训,就是把我们在书本上学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变成自己的技能和经验。有时,书本上所描述的最“典型”症状,在临床中往往是最“不典型”的。停经、腹痛、阴道出血三大症状,临床上常常不易分清楚,误诊率可达20%以上。
因此,实践是非常吃苦的事情,24小时值班制,就是让你在病房磨炼。
做医生,时间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病人。什么时间都可以叫你,你必须当作命令一样来执行。像林巧稚大夫,工作了60多年,依然称自己是值班医生,一辈子的值班医生!
2. 基础与临床——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科研训练
研究,对医生来讲,最重要的是临床研究,或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研究。青年医生也要有科研意识,住院大夫应该一年能够总结临床的一两个问题,那么就构成了一两篇文章。比如说子宫内口环扎术治疗的实例,问题解决了,以后只要复习一下进展文献就可以了。你想,如果1年能总结两三种病例,10年就有三十多个,那么你就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大夫了。
所以一定要重视临床,并且要善于总结。医学院大夫不仅是临床医生,而且应该是临床医学家。我个人认为,不管是读硕士还是读博士,研究生实际上是在完成导师计划的一部分,你的主要任务是科研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把自己的选题和临床研究结合起来。这其中,重要的是读一些书。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读原著,拜读原著,我们不仅能够得到经验和知识,而且还可以领会先哲的思想,可以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感觉。
我认为一个临床科研有四步曲:选题、设计、实施、总结。最开始你要有一个想法,要非常好地来分析文献,查阅资料,这需要用一半的时间;然后你用10%的时间来勾画蓝图,进行设计;再用1/3的时间去做实验。怎么选题呢?大家注意三个问题,一个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先说主观方面,即你的理论水平、研究能力怎么样,一定要给自己一个非常全面的评估,从而确定课题的方向;再看客观方面,即你的资金、设备怎么样,标本来源或者是数量,或者是协作能力等。关键要找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可能是大家都不敢做的,也可能是大家都在研究、但是还没研究清楚的一点,或者是大家不敢涉足的,这样你的研究才有意义。
第二是跟踪和创新。多数研究是跟踪性质的,这和我们自己的各种研究能力、设备、资金有关系。当然研究的实用性和推广性也很重要。特别是创新,一定要有一个非常活跃的思维,要创造好的环境,要创造好的氛围。我们获得信息的一个最重要途径就是交谈,大家来说话。第二个是开会,第三个才是出文章,再之后就是出书了。所以应该提倡大家有互相交流的时间。要多学科、多专业交叉交流,互相批评、补充、修改,甚至否定。
再就是落实选题了。最后要经过反复的筛选、排查、推敲,形成一个很好的研究点。这是设计,是蓝图,是最重要的东西。
科学研究是从兴趣开始的,最后形成自己的一个责任,形成自己的一种执着追求。
3.学科和亚学科——不要过早进入一个狭小的领域
现在大家都急于成才,急于成专家。什么是专家?现在有很多专家是“人家都知道的,你不知道;人家不知道的,你知道。”所以我希望各位不要急于想当专家,当专家的路很长。不要过早地进入一个狭窄的领域。一定要有一个非常广阔的、深厚的学科基础,然后再进入亚学科,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很好的专家。
妇产科也一样,要经过差不多5年的全面轮转,甚至要到外科,或者是其他一些科训练,然后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妇产科大夫。妇产科提倡“对老者扶着手,对后生要拉着手,对同龄要牵着手”,这是一个好的梯队,可以形成一个团结、和谐的梯队。大树、小树和森林的关系是,大树是方向,但小树要成长,大树须剪枝,小树才能充分吸收阳光雨露成长起来,形成茂盛而强悍的森林,不可摧毁。一个好的团队、科室或者医院就应该是这样。
4.读写与工作——日积月累,才能成为一个有经验的医生
写东西、读很多书,又要做好工作,无论哪一方面都很艰苦,都需要很勤奋。所以我们鼓励青年医生要多写文章,多发表文章,当然基础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要善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表述观点。这样坚持下去,日积月累,才能成为一个有经验的医生。
我的一个学生是一名三年住院医,她没有能力来写一本书,但是她把在协和的三年,包括研究生阶段,平时查房中看到、听到的一些问题,非常用心地记录下来,每天晚上整理,这样三年下来以后,居然成册了,非常言简意赅,非常醒目,理念都很先进。我把这本书起名叫《妇产科临床备忘录》。大家可以放在口袋里看,老的大夫可以看,年轻的大夫也可以看。这本书出了两年多,现在又增加了二十几万字,重新再版。这位大夫至少很有心,很用心,这就是作为一个青年大夫应该具备的品格。所以在书的扉页上,我写了几句话:也许不是我们学习的太少,而是实践的不够;也许不是我们实践的太少,而是思索的不够。我们有必要营造这样一种氛围,让这些青年医生去经风雨,见世面,去锻炼,去提高。
5.继承发扬与变革创新——总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继承发扬与变革创新,是一个很老的题目了,我们都讲在继承和发扬协和的优良传统,但是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什么呢?继承和发扬的是优良传统、科学作风和丰富经验。科学发展了,观念改变了,技术先进了,比如说我们治疗的微创化、人性化、多元化、国际化,还有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影响,我们形成了一些新的策略。所以要继承,又一定要有变革。要改变教学模式,以前的教学方式是很好的,当然我们现在一定会有新的办法,要改变对青年的看法,一定有激励青年医生成长的办法。而且我一直认为青出于蓝,一定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认为坚持这个观点很重要。
6.医学模式和医患关系——救治病人最大的秘诀是关心患者
医学模式改变了,我们要特别重视伦理的四大原则,仁爱、无害、公正、诚实。我认为医生要讲原则。在这次四川大地震中,当余震再来的时候,很多人往外跑,但医生和护士往里跑,我很感动。因为那里有病人,需要医生和护士去照顾。这是我们的天职,是职业使然。所以我说医生和教师是社会道德的最后两道底线,如果这个道德底线被冲破了,问题就严重了。我们自己要努力维护,社会也要维护。
在医患关系里面,现在提倡协商模式。明确判断,足量信息,坦诚交流,互相理解,这非常重要。治疗策略、治疗选择要规范化、个体化、人性化,要审慎估计和处理可能发生的医疗问题或纠纷,准备完善并贯彻执行必要的、合理的、合法的手续和文件。21世纪的医生要重新设计自己,包括我自己,应该是一细心的观察者,耐心的倾听者和敏锐的交谈者。
一个医生的核心是关心人类。对患者救治的秘诀,其实就是关心患者。医生是在拯救病患中磨炼自己灵魂的高尚职业。
一个美国大夫曾给我们开出怎么样做个好医生的处方:有25条,主要讲要了解病人的发病机理,要看文献,获得更多的材料,具备临床技能,注意细节,注意存在的疑问,要有很好的记录,有很好的宣教和谈话,知道一个方法的利弊,跟家属有很好的交代,要使他们有乐观的心态、但又不偏离实际的想法等等。我相信,大家都是能够做到的,也是应该做到的。
行医,是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艺术。是一种专业,而非一种交易;是一种使命,而非一种行当。医生载负着、体现着社会的精神道德底线。医生、公众与社会都应该维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