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介绍
2018年10月09日 898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骨质疏松其实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本病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社会的老龄化,其发生率逐渐上升。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公众性问题之一。
01分类
1、原发性:包括两种类型—绝经后骨质疏松,最常见于绝经不久的女性(多在51-65岁),骨丢失主要为脊柱和桡骨远端;老年性骨质疏松,多在65岁以后发生,主要侵犯椎体和髋骨,与高龄、钙缺乏和骨形成不足有关;
2、继发性:继发于其他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亢、糖尿病、血液病及长期卧床制动等;
3、特发性:多见于8-14岁青少年,多数有遗传家族史,女性多于男性。
02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
骨代谢的形式是骨重建,由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协调活动形成骨转换的稳定状态。骨吸收过多或骨形成不足,则会形成骨质疏松。
1、 雌激素:抑制骨吸收。卵巢摘除或过早闭经的女性,由于缺乏雌激素,较易发生骨质疏松。
2、 维生素D:活性维生素D生理剂量下,可刺激成骨细胞活性和骨基质形成,防止骨质疏松。但大剂量时,破骨细胞过度活跃,可使骨吸收明显增加。因此维生素D作用是双向的,并与剂量有关。
3、 遗传因素:骨质疏松目前认为是多基因遗传疾病,有明显的种族差异。
4、 钙摄入:钙是最基本的矿物质,摄入不足容易造成较低的骨峰值。
5、 生活方式:活动过少或过度运动均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吸烟、酗酒、高盐饮食、维生素D缺乏和光照少等均为危险因素。
6、 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过多甲状腺激素治疗、抗癫痫药、肝素、化疗药等均为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03
临床表现
1、疼痛最为常见,最主要的症状。在骨量减少早期,就出现全身骨骼疼痛,以腰背痛最为常见,其余依次为膝关节、肩背部、手指、上肢等,主要是骨转换过快,骨吸收增加,骨皮质破坏引起。
2、骨折是骨质疏松的常见并发症,髋部骨折危害最大,具有高致残率和致死率;其次椎体骨折最常见,可引起驼背和身材变矮;此外桡骨(腕部)骨折也很常见。
04 诊断检查手段
最常用的就是骨密度检测(DXA),利用T值(骨密度低于正常年轻妇女骨量峰值均值的标准差)来判断骨质疏松程度。T值大于-1则为正常,低于-2.5即为骨质疏松,伴有一处或以上的骨折则为严重骨质疏松。另外还有一些生化指标来评定骨转换程度。
05 治疗
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应积极避免处理各种危险因素,摄入足够的钙质、维生素D、维生素B12、维生素K、适量活动,尤其是负重锻炼。老人膳食应合理,少饮酒,不吸烟,不滥服镇静药,妇女绝经后如无禁忌可应用雌激素替代治疗。
药物治疗:
1、钙剂加维生素D:是基本药物,剂量不宜过大或过小。成人钙摄入量应不少于800mg/d,孕期及哺乳期视具体情况可增至1000-1500mg/d。高钙食物如牛奶、奶酪、豆制品、虾皮、紫菜、海带等,100ml牛奶约含钙质117mg。维生素D主要来源是光照合成,若不足则需口服补充,骨化三醇或阿法骨化醇,与钙剂联用可加强疗效。
2、雌激素(HRT)及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洛昔芬(易维特)等。
3、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对不适于HRT或男性原发骨质疏松症呈高转换者,可考虑此类药物。如双磷酸盐--阿仑膦酸钠(福善美等),唑来膦酸(密固达);降钙素类—鲑鱼降钙素(密盖息)等
4、促骨形成药物:如甲状旁腺激素(hPTH1-34)--特立帕肽(复泰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