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说 | 心要跳出来了怎么办?房颤最佳治疗在这里
2017年05月08日 30954人阅读
心脏“扑通扑通”强烈跳动着,人们说那是爱情的滋味。然而,不是所有的心动都那么美好,莎士比亚说“我的身体在颤抖,我的心在疯狂地舞动着,但这并没有引起我的快乐”,医学史认为,这是“房颤”最早的描述。
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提醒:心慌、气短、胸闷,这些“异常信号”要注意,及时就诊警惕房颤发生。
房颤:常见并且危害大
疾病很可怕,比疾病更可怕的是不知自己患有疾病。对于房颤,大多数人觉得陌生、遥远,缺乏对房颤的警觉。
房颤是怎么回事?
房颤就是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人的心脏有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右心房上有一块特殊组织叫窦房结,正常情况下,这里规律、整齐地发放生物电引来心脏规律跳动,一般一分钟60-100次,是心脏的司令部。但是“司令部”也会有指挥混乱的时候,当左心房发出另一种生物电时,就会引起心房无规律持续性乱颤,心跳每分钟可以高达300-600次,这就是房颤了。
目前我国有1000万房颤患者,老年人房颤发作率高达10%,是仅次于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心血管疾病。
房颤有什么危害?
房颤最大的危害就是卒中(中风)。房颤时由于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不知道哪天就掉下来,随着血液全身流动,堵到哪,哪就栓塞,其中90%的情况导致脑栓塞,一不小心就中风、偏瘫,另外10%则导致肢体动脉栓塞(剧烈疼痛、无脉,严重者需要截肢)或内脏动脉栓塞(剧烈腹痛、血便及血尿等)等。
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几率为正常人的5-17倍,大约35%的房颤患者在其一生中至少发生一次脑卒中,包括无症状脑卒中。
除此之外,房颤还有很多危害,比如患者会感觉心慌、容易疲劳等,对生活影响很大。如果患者本身还有其它心脏疾病,再合并房颤,就会雪上加霜,使患者病情加重,出现喘、憋、气促、下肢肿等症状。
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房颤?
房颤的诊断还是比较容易的,首先可以自测,主要看有没有房颤的各种症状:
1. 心慌、心悸:心跳快且乱,感觉体力疲乏或者劳累。
2. 脉搏不齐:房颤时心跳往往快且不规则,反映在脉搏上,表现为脉搏增快和不规律。
3. 晕眩:头昏眼花或意识不清,甚至有晕厥现象。
4. 胸闷气短:胸部轻微的发紧或者疼痛;呼吸困难,急促,感觉气不够用。
症状是人的主观感受,只能作为初步判断,确诊还是需要通过心电图或者心脏彩超。另外也有部分患者是没有任何症状的,这就需要依赖医院的专业检查。
治疗:分类型对应管理
房颤有不同的类型,其对应的治疗管理也是不同的。
阵发性房颤
房颤持续不足7天,可自行恢复正常心跳者。
一、偶发房颤
若房颤为偶发,如每年发作1-2次或每隔1年以上才发作1次,并且确诊明确,则尽快通过静脉用药(胺碘酮、普罗帕酮、伊布利特等)或电复律的方法将房颤转成正常心跳,无须长期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
二、频发房颤
若房颤发作频繁,如每年发作数次,甚至每月即可发作多次,建议积极控制房颤发作,具体有两种措施:
1. 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但长期口服药物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要注意监测各类指标。
2. 导管消融术,阵发房颤经导管消融治疗的成功率较高,一般可高达80%以上,对于有药物不良反应或口服药物效果不好的患者更应考虑手术干预。
另外,对于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2分的患者,须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预防脑中风的发生,已做导管消融术的患者术后3月内也须口服抗凝药物。
持续性房颤
房颤持续超过7天,或虽然小于7天但不能自行恢复正常心跳者。
明确房颤持续时间、尽快干预,建议做导管消融治疗。值得一提的是,导管消融成功率与房颤持续时间密切相关,房颤持续时间越长,消融成功率越低,大概50%~80%。此外,患者术后至少需抗凝治疗3—6个月,视病情需要酌情延长。
长病程持续性房颤
持续性房颤中,房颤持续时间超过1年的。
对于长病程持续性房颤患者,管理策略主要为长期预防脑卒中以及控制过快的心跳。
预防脑卒中可通过抗凝药物及器械(左心耳封堵术/结扎)两种方法。左心耳封堵术主要适用于高龄、口服抗凝药物有相对或绝对禁忌症(如出血、过敏)的患者。
对于病程超过2年的长病程持续性以及永久性房颤患者,可以尝试内外科一站式杂交手术,其集合了外科手术、内科介入、多种影像学设备,可以降低治疗风险、缩短住院时间、减小手术创伤,而且在术中可以切除左心耳,最大程度降低患者卒中风险,代表了目前房颤领域的最高治疗水平。
医患缘:心脏保卫战
沈老师:17年房颤,曲折治疗之路
1999年9月,我带老干部外出疗养,意外晕过去,第一次发现房颤。2003年9月,由于工作劳累过度,致使房颤频繁发作,到北京朝阳医院第一次做了射频消融手术,可惜复发了,回想起当时手术是从四处下导管,先诱发房颤再行手术,我就不同意手术。之后基本不看房颤了。直到2014年偶然知道了刘兴鹏主任,就去看了刘主任门诊。刘主任非常认真地了解了我的情况,和我沟通取消我的顾虑,让我接受了治疗。
15年两次射频消融手术,期间同学母亲因房颤导致中风,看着瘫了的老太太和疲惫的同学,我触动很大,我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后续治疗。16年刘主任带着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的专家团队给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我做了房颤杂交手术,最终,我终于摆脱长达17年的房颤!
张母:两次中风,精神失控的房颤患者
50岁,我母亲已因房颤两次中风!中风让母亲失去了吞咽和语言功能,大脑功能区受损导致情绪激动,认知能力下降,生活自理能力差。我带着母亲就医,但由于精神失控,原定的医院无法开展手术,最终一位医生向我们推荐了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
第一次面诊不太顺利,母亲拒绝任何交流,吼叫着要离开,刘兴鹏主任建议待她情绪可控时再治疗。几乎持续的房颤和随时可能发生的中风让我的心情像坐上了过山车,一日不手术,一日车不停。感谢刘主任没有放弃母亲,多次交流后,结合母亲的情况,刘主任建议我们接受射频消融和左心耳封堵术。
术前母亲几乎全天都在尖叫,多亏了谭琛主任贴心的安排和医护人员的耐心和努力,术前检查才得以顺利通过。经过四个小时的手术和一天的ICU观察,母亲回到病房清醒后,发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变化。由于心率恢复窦性,脑部供血量增加,脑栓塞的康复有了巨大进展:焦虑不安的症状消失了,更令人意外的是,已经半年不愿意与人交流的她,开始试图通过眼神传递一些信息。
我这一年来从未感觉惊慌或恐惧,因为深知自己每一步的决策都是出于理性。但是看到现在的母亲,我还是有着说不出的感动,愿母亲余生平安喜乐!
老刘:病人以命相托,医生谨慎扶择
09年一次体检,我确诊了“心房颤动”。在当地医院长达四个多月的治疗过程中,我靠药物维持病情。不幸的是,13年又突发急性心梗。经医生介绍,我找到了刘兴鹏大夫。
刘兴鹏主任年轻帅气、耐心温柔。细致地询问了我的病程以及家庭成员的健康基本情况,并不厌其烦地为我解答各种疑问。在检查时,“心脏食道B超”出现了“可疑阴影”。刘兴鹏主任立即采取了对应的检查,并找来相关专家仔细研究检查报告,排除了“左心耳血栓”的可疑,最终为我确定了“心脏内外科杂交消融手术”方案。
回想当初,从住院治疗再到如今健康地出院,医疗团队几次研究对我的治疗方案,与我和家属再三沟通,对我悉心关怀,每一个瞬间都让我记忆犹新,难以忘却。
专家观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明显提高,老年人房颤发作率高达10%,可是这并不表示房颤就是“老年人的专利”。近年来,房颤有向年轻人转移的趋势。抽烟、酗酒、熬夜、加班等不健康生活及工作习惯加重了年轻人的心脏负担,提早诱发了房颤的发生。
年轻人总认为自己身体好,平时没什么毛病,尤其在症状较轻的时候不重视,往往症状明显加重或是出现血栓造成中风后才去就医,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心慌、气短、胸闷是房颤患者最先出现的“异常信号”。若青年人出现心慌不适、心律不齐等症状,应该及时就诊,完善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肌酶等有关检查,尽早明确病因,针对病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