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治疗策略及推荐
2017年12月02日 1066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哮喘】
1.治疗策略:
(1)哮喘急性发作的初始治疗包括重复吸入短效支气管舒张剂、应用糖皮质激素等。联合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明显降低住院率。
(2)哮喘长期维持治疗,首先推荐定量吸入器或干粉吸入器治疗。但部分病情较重,需要较大剂量药物治疗的患者以及不能正确使用吸入装置的患者如婴幼儿,可考虑通过雾化吸入给药。
2.药物推荐:
(1)支气管舒张剂:是哮喘患者预防或缓解症状所必需。对于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重复吸入短效B2受体激动剂通常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重度哮喘急性发作,联合SABA和SAMA治疗可更好改善肺功能,降低住院率。
(2)吸人性糖皮质激素ICS:是当前治疗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在哮喘发作或症状加重的初期,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联合大剂量ICS(2~4倍基础剂量)可以替代或部分替代全身应用激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治疗策略:
(1)对稳定期患者常用的药物推荐治疗,包括支气管舒张剂、ICS和祛痰药等。雾化吸入给药对于一部分年老体弱、吸气流速较低、疾病程度较重、使用干粉吸入器存在困难的患者可能是更佳选择。
(2)急性加重期患者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咳脓性或黏液脓性痰,需要改变药物治疗方案。病情较重需住院的患者,采用氧疗、抗菌药物、祛痰、营养对症支持、机械通气、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口服及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或雾化ICS治疗。病情较轻的患者可在门诊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口服或雾化ICS、抗菌药物治疗。
2.药物推荐:
(1)支气管舒张剂:反复给予雾化吸入短效支气管舒张剂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有效治疗方法。通常使用SABA,若效果不显著,建议加用SAMA.
(2)ICS:雾化吸入高剂量ICS可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炎症水平,缓解急性加重症状,改善肺功能。单独使用雾化吸入BUD,可替代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
(3)祛痰药:对于痰多黏稠不易咳出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联合SABA与祛痰药雾化吸入可协同排痰,但慢阻肺全球倡议(GOLD)2016中未被推荐为常规用药。
【支气管扩张症】
1.治疗策略:除了全身使用抗菌药物外,可以雾化吸入抗菌药物作为局部治疗,增加抗菌治疗的效果。
2.药物推荐:
(1)抗菌药物:有研究报道在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使用妥布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或多黏菌素E雾化吸入,2次/天,疗程7~14天,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2)支气管舒张剂和ICS:由于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常常合并气流阻塞及气道高反应性,可以按需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和ICS作雾化治疗,使用的药物和剂量可参照慢阻肺急性加重部分。
【慢性支气管炎】
1.治疗策略:慢支急发期治疗方案包括控制感染、镇咳祛痰和平喘,缓解期治疗包括戒烟、预防感冒、接种疫苗等。
2.药物推荐:慢支急发期,对于症状显著、常规治疗效果欠佳者可以使用雾化吸入药物,如ICS、支气管舒张剂和祛痰药。
【激素敏感性咳嗽】
1.治疗策略:病因为导向的诊断流程是慢性咳嗽诊断和治疗的基础,可减少治疗的盲目性,提高治疗成功率;当客观条件有限时,经验性治疗可以作为一种替代措施。
2.药物推荐:
(1)咳嗽变异性哮喘:ICS联合支气管舒张剂治疗能快速和有效地缓解咳嗽症状,建议治疗时间至少8周以上,部分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常用ICS如BUD混悬液为1.0~2.0mg/次,2次/天,当效果不佳时可加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2)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建议首选ICS治疗,持续应用8周以上。
(3)变应性咳嗽: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物对治疗有效,ICS治疗需4周以上。常用ICS如BUD混悬液2.0mg,2次/天。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1.治疗策略:目前VAP的抗菌药物治疗主要仍以静脉用药为主。多重耐药菌和泛耐药菌感染时,在使用静脉抗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同时使用抗菌药物雾化吸入治疗。
2.抗菌药物推荐:国外有报道对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VAP,雾化妥布霉素或阿米卡星可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机械通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