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十余年没成想是垂体瘤作祟

2021年11月25日 7788人阅读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偏头痛的诱因很多,可能与遗传、内分泌代谢、环境因素、精神因素等有关。如果检查不到位,就很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这不,年过六旬的张阿姨,最近就因为十余年的“偏头痛”,检查出了脑垂体瘤。

▲频繁头痛要警惕脑肿瘤

  垂体瘤,顾名思义,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

  常见的垂体瘤主要有泌乳素腺瘤、生长激素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促甲状腺激素腺瘤等。多为良性肿瘤,其发病率为颅内肿瘤的第三位。

  虽然大部分垂体瘤为良性肿瘤,但如果不及时治疗,仍会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不可逆转的损伤。

  一、引发头痛

  2/3的患者早期都会出现此症状,疼痛主要位于眼眶后、前额部及双侧太阳穴附近,程度较轻,呈间歇性发作。主要是由于垂体瘤起源于颅底的蝶鞍内,蝶鞍周围为密闭的骨质,只有上方覆以韧性的鞍隔,肿瘤直接刺激或生长后造成鞍内压升高而引起头痛。

  二、视力下降

  当垂体瘤不断增大,会对周围的重要组织产生压迫作用,最常见的是视神经,会引起视力、视野的改变。通常来说短期出现视力下降,就需要高度怀疑垂体瘤,特别是老年人。在临床上,经常有这种病人,病人发现视力下降,一直看眼科,看了好长时间都没发现是什么问题,到后面压迫很厉害了,最后才考虑到是垂体瘤,做了检查后证实是垂体瘤。

  三、内分泌功能紊乱

  脑下垂体中的各种内分泌细胞可产生相应的内分泌细胞腺瘤,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在早期微腺瘤阶段即可出现内分泌功能亢进征象,随着腺瘤的长大和发展,可压迫、侵蚀垂体组织及其垂体、蝶鞍周围结构,产生内分泌功能下降症状,引发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各种慢性疾病。

  四、生长激素亢进

  嗜酸性垂体腺瘤如发生在骨骺闭合前表现为巨人症,发病在成年后则为肢端肥大症,介于两者之间的为混合型。

  五、不孕不育

  在临床上泌乳素瘤占垂体瘤的一半以上,由于垂体分泌的高泌乳素的影响及雌激素的减少,女性患者往往会出现月经量明显减少、泌乳,继而导致闭经、不孕等症状。而男性患者则会出现胡须变少、女性化、乳房发育、性功能低下、不育等症状。

  十余年的偏头痛 罪魁竟是垂体瘤

  张阿姨的“偏头痛”,就是大多数垂体瘤患者的真实写照。

  从十年前开始,张阿姨就经常出现间歇性头痛,休息后就好转,所以家人都没怎么重视,一直以为是偏头痛。直到最近头痛急剧加重,难以忍受,才去当地医院就诊,查头颅MR提示鞍区占位,考虑为垂体瘤。

  听到脑袋里长了肿瘤,张阿姨一家人非常紧张,为谨慎起见,张阿姨在家人陪同下,特地到上海专业脑科医院求医复诊。经鞍区MRI平扫+增强检查显示:蝶鞍显著扩大,鞍区见T1、T2中等信号实性肿块样占位病变,垂体柄明显缩短,病变总矢横高径约1.2*1.6*1.8cm,病变突破鞍膈,向鞍上生长,推移视交叉,视交叉受压、上抬。

▲ 垂体大腺瘤超蝶鞍生长

  神经外科6B病区主任潘仁龙主任指出,患者垂体瘤较大,属于垂体大腺瘤,患者的头痛就是垂体瘤在作祟。并且肿瘤已经压迫视神经,手术指征明确,无明显手术禁忌,应及时手术,否则往后发展患者视力也会受损。

  蝶窦入路手术 医学与美学的统一

  近期,经过详尽的手术方案论证,征得家属同意,李士其教授协同吴治群博士、黄秀夫医生,经蝶窦入路成功为患者进行了摘除手术。

  术中,在蔡司显微镜(双荧光)下,见淡红色肿物,质软,与周围垂体边界较清楚。李士其教授在充分保护好海绵窦、颈内动脉、视神经等结构前提下,在错综复杂的神经血管狭窄间隙中,逐步分块切除肿物,仔细刮除,直至顺利完成手术。

▲ 李士其教授正在为患者手术

  手术后,张阿姨头痛症状消失,没有出现新发功能缺损。“医生从鼻腔里将瘤子取了出来,连个疤都没有。”,张阿姨由衷地赞叹道。

  李士其教授指出,垂体瘤虽然大部分属于良性肿瘤,对人体主要危害是导致人体内分泌紊乱以及颅内神经压迫症状等。但由于肿瘤压迫周围神经组织引起的相应临床表现,如头痛、头晕、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临床表现,有时常被误认为“老花眼”而耽误早期治疗。

  在此,李士其教授郑重提醒,如果出现莫名的头痛、头晕或视力短期内急剧下降,应及时就医,行鞍区头颅磁共振检查。垂体瘤术后患者,也仍需坚持定期复查,以确保健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