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邪在痹证(关节病)病程中的致病作用

2019年03月18日 837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临床常见的关节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都属于痹证的范畴。

湿邪包括外湿和内湿,外湿是指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水中作业所致。内湿是指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和输布津液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湿浊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多因嗜食肥甘醇酒、好食生冷,内伤脾胃;或者缺乏运动、情志抑郁,致气机不利所致。湿邪致病,具有“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湿性重浊;湿性黏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的特点。

《金匮要略》是痹证辨证论治的发展时期,张仲景尤其重视湿邪为患。认为湿邪入侵是成痹之主因;并认为风与湿关系密切,在原文中多次提及“风湿相抟”,“汗出当风”等;再次,《金匮要略》认为寒湿困脾,致使脾肾阳虚不化水湿,本虚标实,是湿痹又一病理特点。《金匮要略》还为后世治湿确立了大法。

湿邪既可单独为病,亦容易合并风、寒、热等邪致病。痹证的发生,无论是寒邪或热邪,必与湿邪相合为病。在诸多致病外邪中,尤以湿邪与痹证关系密切。

湿为阴邪,重着黏滞,凝聚经络胶着不去,令气血不行,故关节肿胀、肢体麻木、有重着感,受寒时疼痛加剧,得温可稍舒,病程缠绵难愈;湿阻营气,经脉失养,故痹证患者常出现关节挛急症状;湿聚为痰,血滞成瘀,瘀血痰浊阻滞气血经脉,导致关节肿大变形,屈伸不利,甚者功能障碍。湿邪郁久化热,局部关节红肿灼热。“湿胜则肿”,痹证常可出现关节肿胀。湿热内蕴,湿邪化热伤阴,可出现低热、潮红等症。湿滞郁结,血行不畅,发为结节。“脾生血”,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痹证日久,湿滞脾胃,脾气虚弱,运化功能不足,气血不得生,故患病日久者可出现贫血。“脾主身之肌肉”,脾气虚失于健运,清阳不升,发散无力,则四肢营养不足,肌肉萎缩等症状。

治痹之湿邪不外乎温、燥、化、宣、通、渗,同时必须注重调理气机,具体治法有:祛风胜湿、健脾化湿、温阳散寒化湿、淡渗利湿、宣肺调气化湿、清热化湿六种方法。

历代医家多以风药除湿,祛风药物味辛气薄,其性走散,以其动散,故驱散阴滞之邪。另外,痹证治疗以祛湿为主,同时应注重健脾护胃。“脾为生痰之源”,“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胃虚弱,皆引起水湿停滞,聚而成痰,痹阻经络,发为痹证。湿邪之为病,必借脾胃之运化,所谓脾能胜湿,祛湿重在运脾也。因此,健脾祛湿亦是治疗痹证之重要方法。湿为阴邪,得阳则化,阳虚则停。《温热论外感温热篇》指出:“湿盛则阳微”。所以温阳也是治疗湿痹的重要治法。同时,《金匮要略》提出“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故治湿当重视利小便。

总之,湿是痹证的重要致病因素,参与了痹证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祛除湿邪是痹证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任务。而除湿之法,虽有祛风、健脾、淡渗、温阳、清热、宣肺之分,数法每多合用,以期取效速而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