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伴有眩晕的诊断和治疗

2018年08月01日 685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头晕(dizziness)是一种常见的脑部功能性障碍。为头昏、头胀、头重脚轻、脑内摇晃、眼花等的感觉。

头晕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最常见于发热性疾病、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颅脑外伤综合征、神经症等。此外,还见于贫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血压、药物中毒、尿毒症、哮喘等。

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占耳鼻咽喉科门诊的15%。

眩晕可分为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真性眩晕是由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假性眩晕多由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尿毒症、药物中毒、内分泌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几乎都有轻重不等的头晕症状,患者感觉“飘飘荡荡”,没有明确转动感。

眩晕也是是脊柱外科最常见的临床主诉之一,眩晕患者往往伴有颈椎不同程度的退变。

关于眩晕发病机制,目前有三种假说,第一种是交感神经激惹学说,国内已有文献证实后纵韧带、椎动脉上存在交感神经的纤维,颈椎退变后容易刺激压迫交感神经,而产生临床症状;第二种是本体感受器移位学说,颈椎失稳后颈椎活动时容易刺激颈部的本体感受器,产生眩晕的感受;第三种是椎动脉扭转学说,椎动脉走形的通道发生病变,比如横突孔受压,颈椎转动时,椎动脉在特定体位时受压狭窄而产生头颅供血不足,产生眩晕症状。这三种假说迄今仍未有结论性的证据。

颈椎病性眩晕的临床表现除了发作性眩晕外,常合并有头晕、头痛、恶心、胸闷、血压不稳,还伴有颈肩上肢痛、四肢麻木、行走不稳等颈椎病症状。影像学检查包括彩色超声多普勒、X线、CT、MRI等,动态的影响学检查更有意义。动态X线可以评估颈椎前屈后伸位的稳定性,CT、MRI可以发现颈椎的退行性改变,诸如椎间盘退变、椎管狭窄、钩椎关节增生等变化。MRA、CTA在明确椎动脉的问题上是非常实用的,血管造影是有创检查,因此不能作为常规筛查手段,只有高度怀疑时才能应用,有些影像的医生因惧怕医源性的椎动脉堵塞而拒绝为病人做头部转动位的DSA。 

彩色超声多普勒是无创而又可靠的检查颈部血管的方法,而且可以用来鉴别锁骨下窃血综合征。

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包括颈托固定、物理治疗,局部热疗,药物,活血化瘀的中药、抗凝药物、抗焦虑的药物,支架、硬膜外阻滞,应该针对病人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主要是减压和融合内固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