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人的生殖道支原体感染
2020年05月15日 890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作者: 赖伟红 医学博士,临床信息学管理硕士,副研究员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性病在我国的重新流行和泛滥,也带来了与性病相关的一些困惑。在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宣传、诊断和治疗中,往往存在着片面夸大和过度治疗。使得一些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者看病的费用大得惊人,也使得许多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者被套上了沉重的心理枷锁。然而,支原体到底是什么样的病原体呢?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是性病吗?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有什么危害?感染了支原体就得治疗吗?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是否真的很难治呢?
一、什么是支原体,它有什么特性?
支原体是一类大小和结构复杂程度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能在人工培养基中生长、增殖的最小原核微生物。大小约为0.3~0.4μm,难以在显微镜下看清楚。由于支原体缺乏细胞壁,故在形态上呈多形性。迄今,已知的支原体有150多种,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寄居于人类的支原体有16种,其中寄居在人泌尿生殖道中的常见支原体包括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灵长类支原体、嗜精子支原体、穿通支原体等6种。由于口和生殖器接触,有时寄居于泌尿生殖道的支原体(如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穿通支原体)偶尔可在口咽部分离出来。相反,有些寄居在口咽部的支原体(如发酵支原体、唾液支原体、肺炎支原体)也可出现在泌尿生殖道中。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和生殖支原体等三种支原体是目前在医学领域最为受重视的支原体。
支原体不耐干燥,对热抵抗力差,煮沸或高温、紫外线均能轻易将支原体杀灭。同时,支原体易被脂溶剂、清洁剂、常用消毒剂,如酒精、酚、甲醛、来苏尔等灭活。支原体对干扰细胞壁合成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万古霉素等)不敏感;但对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物(如红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和大观霉素等)敏感。
二、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是性病吗?
无论是在正常的婴儿和儿童,还是在正常的成人的泌尿生殖道中,均可以有支原体的寄居,其中以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最常见,生殖支原体较少见。在通过有支原体寄居的母亲产道时,婴儿可被感染,主要是感染解脲支原体,女婴感染解脲支原体的比例高达1/3,少数感染人型支原体。青春期前,男性儿童泌尿生殖道很少有支原体寄居,但在女性儿童的生殖道中,有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寄居的比例分别为5%~22%和8%~17%。青春期后,生殖道支原体的寄居与性活动强相关,在性乱者、同性恋者、卖淫妇女和淋病等性病病人中支原体的检出率较高。有人调查了我国不同人群的生殖道支原体携带情况,发现健康人中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携带率分别为10.59%和5.34%,而性乱者中两种支原体的检出率分别为25.47%和8.8%,性病病人中两者的检出率则分别为29.3%和4.3%。生殖支原体多在性乱人群和性病病人中分离到,检出率为10%~60%不等,其检出率与性乱程度有关。
从上述研究发现可以看出,支原体可以是泌尿生殖道的正常寄居微生物。随着性成熟和性活动的增加,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寄居可以增加,支原体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因此,有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不能一概视为患了性病。
三、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有什么危害?
支原体在细胞外寄生,但也可进入细胞内。支原体可正常寄居于人泌尿生殖道的粘膜上,或与其它菌群共生,但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或粘膜受损的情况下,可大量繁殖而致病。解脲支原体有14个血清型,其特定的血清型具有致病作用,如4型与非淋菌性尿道炎强相关。人型支原体有7个血清型,但尚未能证明其与致病性的关系。
男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可能与非淋菌性尿道炎、前列腺炎、附睾炎和性获得反应性关节炎有关。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可能与巴氏腺(前庭大腺)脓肿、细菌性阴道病、盆腔炎、产褥热。尿路支原体感染可能与尿石症、肾盂肾炎和尿路感染相关。此外,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可能与不育症、习惯性流产、死产、低出生体重等生殖异常相关。在艾滋病毒感染者和其它免疫力低下或受抑制者(如接受器官移植者、恶性肿瘤病人)中,支原体往往是致死性的病原微生物。
要注意的是,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虽然与许多疾病相关,但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支原体就是这些疾病的病原体。例如,虽然解脲支原体和生殖支原体与非淋菌性尿道炎有强相关性,但只有少数非淋菌性尿道炎是由这两种支原体引起。目前尚无确切证据表明人型支原体能够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只有少数前列腺炎和附睾炎病人存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尚未证实支原体能引起前列腺炎和附睾炎。巴氏腺脓肿主要由大肠杆菌和淋球菌引起,支原体并非该病的重要病因。细菌性阴道病是阴道正常菌丛失调的结果,人型支原体与其它微生物在其中共同起作用。人型支原体可能是女性盆腔炎、产褥热的病因之一,但无证据表明解脲支原体和生殖支原体与盆腔炎和产褥热相关。只有少数尿石症、肾盂肾炎和尿路感染与支原体相关。虽然解脲支原体与精子的活力改变相关,但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支原体是不育症的重要原因。支原体与习惯性流产、死产、低出生体重等生殖异常的相关性,并无定论。
因此,支原体在尿道炎、附睾炎、前列腺炎和盆腔炎等疾病中的重要性远远不如淋球菌和衣原体。在泌尿生殖道中检出了支原体,并不意味着它就是病因。
四、如何诊断生殖道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的化验检测非临床所必需。可通过支原体培养和核酸检测来检查支原体,但要注意,正常人也可检出支原体,检测阳性并不一定说明尿道炎就由它引起。支原体的检查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及其它性病病原体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从而确定是否得病。对于有尿道炎表现的病人,首先要排除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感染,支原体检测阳性结果才有意义。由于支原体与前列腺炎的关系尚不确切,即使检出了支原体也不能说明前列腺炎就是由支原体所引起。
有些单位用检测血清抗体的方法来诊断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但血清抗体检测并不能确定是什么部位感染。因此支原体血清抗体的检测也没有实际的临床意义,只是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五、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治疗
对于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治疗,必须权衡利弊,慎重进行,无需过于积极。对感染者配偶或性伴的治疗也同样要慎重,关键是要针对可能合并存在的其它性病病原体感染。有许多支原体感染者,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但支原体检查依然阳性,而且还出现了许多新的不适。原因很复杂,支原体耐药、二重感染(长期应用抗生素者容易出现真菌、其它不敏感细菌感染)、心理因素等均可能存在其中。
一般而言,对衣原体感染有效的药物对支原体感染也有效。必要时,可采用四环素类药物(常用的有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大环内酯类药物(常用的有红霉素、琥乙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喹诺酮类药物(常用的有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及大观霉素、克林霉素、克拉霉素等治疗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疗程为1~2周。其中红霉素对人型支原体无效,克林霉素对解脲支原体无效。对女性盆腔炎,应考虑其多因素性,治疗应包括针对淋球菌、沙眼衣原体、人型支原体及厌氧菌的抗生素,国外推荐头孢西丁+多西环素或克拉霉素+庆大霉素的联合治疗方案。对于可能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前列腺炎,宜采用米诺环素治疗,因为米诺环素能穿过前列腺包膜而在前列腺内达到杀灭支原体所需要的药物浓度。值得提出的是,前列腺炎病因复杂,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并不一定好,需采用综合疗法,而且最好听从泌尿科专家的意见进行治疗。
支原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引起人们注意,滥用抗生素可能是导致支原体耐药的重要因素。有报道,解脲支原体对四环素的耐药株占10%~20.6%,对多西环素的耐药株占8%~27.5%,对红霉素的耐药株占10%~52.4%。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对氧氟沙星的耐药株占近20%。此外,对罗红霉素及阿奇霉素耐药的支原体也有报告。由于支原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有日渐增加的趋势,临床用药时应予以注意。有专家主张在治疗支原体感染时,为了减少或防止耐药株的出现,宜采用2~3种不同类型的抗生素联合治疗。同时,还可给予中药辅助治疗,但尚未发现治疗支原体的特效中药。
总之,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支原体是否是尿道炎、前列腺炎和盆腔炎等疾病的病因尚未得到证实。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不仅存在于性病病人和性病高危人群中,在健康人(包括婴幼儿)中也同样存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寄居。因此,生殖道支原体并非一定是性病,也并非都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