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胆囊息肉样病变,怎么办?
2022年07月01日 515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关于胆囊息肉
一、什么是胆囊息肉?
图4. 胆囊息肉图示. (左)胆囊息肉与胆囊结石对比.(中)胆囊息肉有蒂与胆囊壁相连.(右)典型胆囊息肉超声探查图像.
胆囊息肉,是形态学的名称,泛指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多为良性。病理上可分为 ①肿瘤xing息肉,主要包括腺瘤和腺癌;②非肿瘤xing息肉,如胆固醇息肉、炎xing息肉、腺肌增生等。由于胆囊息肉术前难以确诊性质,故笼统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s of gallbladder)或“胆囊隆起性病变”。大多数胆囊息肉患者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腹部超声时发现。少数患者因为餐后上腹饱胀不适、消化不良,甚至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就诊发现。
二、胆囊息肉是怎么形成的?如何预防?
为什么长息肉呢?它的成因及机制还未完全阐明,常见原因包括:
1.胆固醇代谢不良:胆固醇代谢缺陷被认为是胆囊息肉的可能原因之一。
2.慢性炎症:慢性炎症也会引起的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形成,被称为炎症xing息肉。
3.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胆囊息肉的发病呈增加趋势。
4.其他因素:饮食不当、缺乏运动、情绪状况等因素都可能会增加患病风险。
目前,针对胆囊息肉,尚无针对性的预防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以下几点,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1.建议早饭要吃得早、吃得好,减少胆汁在胆囊里的停留时间,特别是高浓缩的胆汁,从而降低胆汁中胆固醇沉积,减少胆囊息肉的发生率;
2.调节生活方式、工作节奏以及压力;
3.改变饮食结构,尽量不要在饮食中吃太多的高胆固醇、高糖、高脂的食物,此类食物会增加肝脏负担,而增加肝脏负担的同时就是增加胆囊负担,嗜食此类食物的人胆固醇沉积几率就相对较高。
总之,健康的生活、工作方式,是减少胆囊息肉发生率的有效办法。
三、发现胆囊息肉,怎么办? 手术?随访?
胆囊息肉根据病理类型,分为肿瘤性、非肿瘤性两大类。如下图所示,在病理类型确切的前提下,是否需要手术,一目了然。
图5.胆囊息肉家族主要成员
那么,怎样才能知道病理类型呢?这需要将已经切除的胆囊送到病理科做检测。换句话说,术前是没有确切病理诊断的,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评估手术的指征、时机。建议:
1. 对于最大径>10 mm且影像学检查测及血流的胆囊息肉,均应尽早胆囊切除;
2. 对于最大径为6~9 mm且影像学检查未测及血流的胆囊息肉,可密切随访,每半年复查一次超声等影像学检查;
3. 对于最大径<5 mm的胆囊息肉,每年进行一次超声检查,当出现临床症状或合并胆囊癌的危险因素时(年龄>50 岁、6个月内胆囊息肉增大超过2mm、胆囊壁增厚>3mm、 直径超过lcm单发病变且基底部宽大、合并胆囊结石和胆囊壁增厚等),应尽早实施胆囊切除术。
四、如果暂时不做手术,可以吃药治疗吗?多久复查呢?
如果您的胆囊息肉完美避开了上述所有危险因素,恭喜您,不需要治疗(大多数的患者都属于此类情况),每年复查超声观察变化即可,药物治疗、饮食调节对于胆囊息肉基本没有明显作用。
熊去氧胆酸,理论上对胆固醇息肉有效,可服用2-3月后复查彩超,判断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