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药物大作用(系列一)

2018年08月06日 546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很多病人不理解医生为何给她们开各种大大小小的药片,如果医生开出的药很便宜,有的患者不屑于吃,认为医生糊弄他;如果医生开出的药很昂贵,有的患者不舍得吃,认为医生忽悠他。于是持着怀疑、犹豫的心态在吃药,或少吃,甚至干脆不吃,其实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生殖免疫科鲍时华

    患者就医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医生和病患之间的互相信任才是治愈疾病的良好开端。我们分析分析妇产科常用药物的一些治疗和预防作用,相信患者就能理解小药物的大作用了。

一、维生素B6

    适应症:在妇产科多用于高泌乳素血症、吃口服避孕药、妊娠剧吐、高血脂、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栓塞性疾病引起的反复流产等情况。

作用原理:

1、 维生素B6除参与神经递质、糖原、神经鞘磷脂、血红素、类固醇和核酸的代谢外,还参与所有氨基酸代谢。维生素B6也参与一碳单位、维生素B12和叶酸盐的代谢,如果它们代谢障碍可造成巨幼红细胞贫血。

2、 维生素B6缺乏会损害DNA的合成,损害细胞并影响体液免疫功能,给予维生素B6 可提高免疫力,对维持适宜的免疫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并有一定的防癌作用。

3、 维生素B6有降低慢性病的作用,轻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被认为是血管疾病的一种可能危险因素,维生素B6的干预可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

4、 维生素B6的活化型式磷酸吡哆醛,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内皮细胞受活化、血小板损伤的作用,抑制血小板凝集与血液凝固的作用,抑制血小板生成前列凝素及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成环前列腺素的作用,以及减少血管内皮细胞形态上的改变,从而可以治疗动脉硬化及血栓栓塞性疾病。

5、 维生素B6 可促进亚油酸变成花生四烯酸,而后者与胆固醇结合成的酯易于转运代谢和排泄,故可降低胆固醇。

6、 维生素B6可促进脑内多巴胺的生成,从而激动多巴胺受体,减少垂体催乳素分泌。

7、 避孕药中的雌激素样作用能减低磷酸吡哆醛的浓度,并增加机体对维生素B6 的需要量而改变脑胺代谢,故易引起精神抑制症。给予维生素B 6 后,抑郁症状可改善。

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金枪鱼、瘦牛排、鸡胸肉、香蕉、花生、牛肉等。

二、维生素E

    适应症:在妇产科多用于自由基损伤所致的各种疾病: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不孕症及更年期障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服用避孕药、激素或是妊娠及哺乳期的妇女

作用机理: 

1、 维生素E是一种很重要的血管扩张剂和抗凝血剂;

2、 维生素E促进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增加卵巢功能,卵泡增加,黄体细胞增大,并且它可以增强孕酮的作用,缺乏时生殖器官受损,卵细胞不易受精或引起习惯性流产。   

3、 维生素E可改善脂质代谢,缺乏时导致血浆胆固醇与甘油三脂的升高,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4、 维生素E对氧敏感,易被氧化,故可保护其他易被氧化的物质,如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A和ATP等。减少过氧化脂质的生成,保护机体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毒害,充分发挥被保护物质的特定生理功能。

5、 稳定细胞膜和细胞内脂类部分,减低红细胞脆性,防止溶血,缺乏时出现溶血性贫血。    

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麦芽、大豆、植物油、坚果类、芽甘蓝、绿叶蔬菜、菠菜、有添加营养素的面粉、全麦、未精制的谷类制品、蛋等。

 

三、阿司匹林 

    药物说明:阿司匹林为抗血小板药物,通过对血小板环加氧酶1多肽键上第529位丝氨酸残基乙酰化,而使该酶失去将花生四烯酸转变为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的能力, 阻断了PGH2 及血栓烷素A2形成的途径,具有阻止血小板黏附聚集、改善血液高凝状态的作用。

阿司匹林在妊娠妇女中的应用

1. 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

     阿司匹林作为经典的抗凝药物,已被应用于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治疗。对于抗磷脂抗体阳性且有反复流产(2次或2次以上)、或晚期妊娠丢失,且没有动静脉血栓形成史的妇女,推荐产前预防性给予阿司匹林 (证据1B级) (注:ACCP7中此为2B级证据)。低剂量的阿司匹林通常被应用于那些无临床表现,但是体内可以检测出自身抗体的患者。阿司匹林能够抑制血小板凝集和粘附作用,从而阻断绒毛蜕膜间隙高凝反应,防止流产的发生。

2. 子痫前期

    Duley等对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在治疗子痫前期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系统评价。发现阿司匹林使子痫前期发病率减少了17%、早产发生率减少了8%、胎儿或新生儿死亡率减少了14%、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减少了10%,说明小剂量阿司匹林对改善母儿预后有显著作用。该系统评价同时也指出,阿司匹林的剂量每天75mg以内是安全的,也是有效的,如果提高剂量可能会增加疗效,但其药物不良反应,如产时/产后出血、血小板减少等也会随之增加。国内学者也推荐具有先兆子痫高危因素,但无血栓形成倾向的妇女整个妊娠期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疗法(证据1B级)。因此,小剂量阿司匹林能预防高危孕妇发生子痫前期, 以及对子痫前期患者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对于植入人工心脏瓣膜的高危妇女,建议加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00mg/d (证据2C级) 。

3.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与血栓形成有关,有人建议对所有妊高征高危孕妇预防性给予阿司匹林每日1~2 mg/kg。但有人认为孕妇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妊高征的最适有效剂量是使出血时间延长≥2 min,应该根据抗血小板效果来调整阿司匹林剂量。

用药注意事项

    阿司匹林易通过胎盘,动物试验表明:妊娠中期3个月及后3个月小剂量阿司匹林(每日<150mg)对于胎儿和母亲是安全的。在妊娠前3个月大剂量应用(每日>150mg)可致畸胎,如脊椎裂、头颅裂、面部裂、腿部畸形,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和骨骼的发育不全。妊娠晚期长期使用可致胎儿动脉导管收缩或过早关闭,导致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若阿司匹林适应证明确且无其他选择,可考虑在妊娠前3个月使用阿司匹林。但需小剂量使用:每天75mg以内是安全的。应用时应定期监测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或试管法凝血时间。

    禁忌证:有出血症状的溃疡病或其它原因的活动性出血;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对母体的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出血或溃疡、支气管痉挛性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肝或肾功能损害。

 

四、强的松

    药物说明: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具有抗炎、抗过敏、抗风湿、免疫抑制作用,作用机理为:① 抗炎作用:本产品可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从而减轻炎症的表现。激素抑制炎症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白细胞在炎症部位的集聚,并抑制吞噬作用、溶酶体酶的释放以及炎症化学中介物的合成和释放。② 免疫抑制作用:包括防止或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延迟性的过敏反应,减少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的数目,降低免疫球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能力,并抑制白介素的合成与释放,从而降低T淋巴细胞向淋巴母细胞转化,并减轻原发免疫反应的扩展。可降低免疫复合物通过基底膜,并能减少补体成分及免疫球蛋白的浓度。

强的松在妊娠妇女中的应用

    孕期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各种原因造成的早产中促胎肺成熟的治疗;二是孕期合并症及并发症母体的治疗。前者是在孕晚期的短期治疗,对母儿无明显的不良反应。而后者可能需要整个孕期较长期的应用,需注意母儿可能发生的危险。如用于治疗妊娠期合并的内科疾病,以选用短效类( 氢化考的松、考的松) 或中效类( 泼尼松、泼尼松龙等) 糖皮质激素为宜,并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维持量,原则上泼尼松每天用量应< 10mg,以尽量减轻对胎儿及其肾上腺功能的抑制作用。

1.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在一般情况下,要求SLE 患者病情控制1 年,而且泼尼松维持量小于15mg/ d,再考虑妊娠。强的松在通过胎盘时,被11-β脱氢酶灭活,通过胎盘量很少,对胎儿不良反应少。

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孕期血小板低于50×109/ L,有临床出血症状,应用泼尼松40~100mg/d,必要时可静脉点滴氢化考的松,待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

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TP)

    可以联合用药,也可单独用药。多选用泼尼松60mg,视病情可加至100~ 200mg,常在48~ 72 小时见效,病情好转后可减量。

4. 系统硬化病(SS)

    亦称硬皮病,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改善皮肤,关节、血管和肌肉病变,泼尼松开始用量为20~ 60mg/ d, 缓解后可减量至维持量( 5~10mg/ d)。

5.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

    泼尼松为首选药物,病情较重为40~ 60mg/ d,病情较轻为30~ 40mg/ d,当肌无力症状改善,肌酶下降时可逐渐减量,每2~ 3 周减少5mg,直至维持量( 7.5~ 20mg/ d)。

6.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 ( APS)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主要用于免疫机制异常所致复发性流产患者,尤其是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所致复发性流产患者。从确定妊娠即可用药,常用药物为强的松。林其德等采用小剂量强的松每日5mg及小剂量阿司匹林每日60-80mg治疗ACA或LA阳性者,妊娠成功率为92.9%。未发现有库欣综合征、肾上腺功能不全、继发感染、糖尿病、IUGR 及出血等并发症,研究还提示小剂量泼尼松和阿司匹林治疗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是安全的,对子代的发育无不良影响。

7.妊娠合并皮肤病

    疱疹样脓疱病、妊娠痒疹、妊娠疱疹等妊娠合并皮肤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较好疗效,但孕妇不宜作为首选药物。如皮疹严重,应用抗组胺及镇静药无显效时可选用泼尼松口服,疱疹样脓疱病和妊娠痒疹可用40~ 60mg/d,妊娠疱疹可用20mg/ d 能迅速见效,可控制皮疹的瘙痒,随即减量至10mg/ d 维持量。

8.妊娠合并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艾迪生病)

    非经治疗的艾迪生病难以受孕,故妊娠合并艾迪生病十分罕见, 如已妊娠母儿死亡率高达77%。可用氢化考的松每晨20mg, 口服; 傍晚10mg, 口服; 或泼尼松每晨口服5mg,傍晚服2.5mg。若出现水肿和高血压等症状时应减量。若出现急性肾上腺功能衰竭, 应静脉给予大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由于分娩、手术产、感染易激发危象, 故事先应做好准备: 引产和术前静脉点滴氢化考的松100mg; 术中持续点滴氢化考的松; 术后皮质激素减量, 以改善症状的最小剂量为维持量。

9.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防止严重哮喘发作和控制哮喘持续状态。它具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改善支气管毛细血管通透性以及抑制抗原抗体反应等缓解哮喘的作用。一般可用氢化考的松100~ 300mg 加5% 葡萄糖500ml 静脉滴注。或用地塞米松5~ 10mg 加50% 葡萄糖20ml, 静脉注射。对妊娠晚期持续发作哮喘的孕妇, 缓解期可适当口服泼尼松或地塞米松, 以控制哮喘反复发作。如用于预防呼吸窘迫综合征,宜选择药效较强,且容易通过胎盘的长效类糖皮质激素, 故以地塞米松或倍他米松为首选药物。其半衰期约为38 小时。但疗程要短, 否则可对胎儿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10.早产

     早产儿特别是孕周较小, 体重低者容易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 。RDS 是早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当早产孕妇住院后即应考虑给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包括有自然早产倾向的, 以及因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需要及早终止妊娠的。药物有地塞米松、倍他米松、氢化可的松等。常用方法为地塞米松10mg, 静脉推注, 每日1 次, 连续用2~ 3天, 以后每周重复1 次, 至34~ 35 周止。紧急时可以经腹向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10mg。在常规使用时, 肌肉注射不如静脉注射效果明确。

用药注意事项

    用于治疗妊娠期合并的内科疾病,则以选用短效类( 氢化考的松、考的松) 或中效类( 强的松、泼尼松龙等) 糖皮质激素为宜,并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维持量,原则上泼尼松每天用量应< 10mg,以尽量减轻对胎儿及其肾上腺功能的抑制作用。小剂量应用对母体无明显副反应,因可通过胎盘,泼尼松在通过胎盘时,被11-β脱氢酶灭活,通过胎盘量很少,对胎儿不良反应少。动物试验研究证实孕期给药可增加胚胎颚裂、胎盘功能不全、自发性流产和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尚未证明对人类有致畸作用,但需注意新生儿是否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表现。

     强的松禁用于有严重的精神病史、活动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明显的糖尿病、严重的高血压等患者。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任何肾上腺皮质激素都有微弱的水钠潴留作用,注意孕妇水肿,体重增加,适当限盐;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妊娠期容易缺钙,孕妇体重大,建议早补钙,穿平底鞋,避免外伤骨折;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需要及早筛查妊娠糖尿病。

 

五、低分子肝素

    药物说明  肝素的抗凝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 ①对凝血酶的抑制作用; ②对凝血活性因子Xa的抑制作用。二者都依赖于普通肝素的戊糖结构与抗凝血酶Ⅲ的结合。肝素除抗凝作用外,还有降脂、抗炎作用,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对实验动物有抗血管内膜增生等作用。保持血管膜的完整性,有利于营养物质和水分的交换;使过多的激素或细胞因子可逆性地被结合,避免对靶细胞的过刺激;肝素本身还能抑制许多激素或细胞因子与其相应的受体结合,减轻外周血管的阻力;抗凝、抗血栓机制及补充内源性肝素的不足,解除由于缺氧引起的血管痉挛;抗肾素活性作用松弛子宫血管平滑肌细胞,增强胎儿血液循环;另外,LMWH联合阿司匹林可疏通微循环,改善胎儿的能量供应,降低宫内生长受限所致低体重儿的出生。

     临床应用较多的LMWH,是肝素经化学或酶法解聚而得,其药理学和药代动力学特性优于肝素。与肝素比较,有更好的量效关系,它的抗凝作用应测定抗Xa活性,而非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LMWH主要经肾排出,较少诱导血小板减少,能缩短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有助血栓溶解,大鼠试验还证明其使骨骼Ca2 +丢失比肝素轻。

LMWH在妊娠妇女中的应用

1.    复发性流产及妊娠易栓症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导致的复发性流产占21.8%,产科复杂妊娠者应检测抗磷脂抗体和遗传的血栓形成倾向,以期早期预防,LMWH是产科并发症的首选。孕妇血中雌激素升高,各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数量增加,血小板聚集并且对血管的黏附性增强,同时抑制抗凝血酶的作用,使血呈高凝状态。而肝素可与抗凝血酶Ⅲ结合而拮抗以上过程。LMWH疗法已确定为妊娠期血栓形成孕妇的常规用药。在Blanco Molina等的回顾性研究中认为,在妊娠的前3个月预防性应用LMWH者,无分娩前出现血栓复现或出血,但分娩后血栓形成的风险高于分娩前复发的风险。

2.    先兆子痫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痉挛,全身各系统各脏器灌流减少。子痫前期患者,应防止子痫及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血流灌注,减轻机体缺氧情况是必须的。肝素介导的体外低密度脂蛋白凝结可能作为先兆子痫的治疗途径。Sergio等临床研究认为,用LMWH和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再发性严重先兆子痫可以改善妊娠结局。国内也有报道认为,LMWH有助于改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治疗效果,且对母儿安全。

3.    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

    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临床上,治疗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的目的是缓解瘙痒症状,恢复肝功能,降低血胆酸水平,改善妊娠结局。近年来,有研究报道较大剂量普通肝素和LMWH治疗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清甘胆酸均显著下降,肝功能也逐渐得到恢复。肝素治疗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的作用机制可能是肝素能与许多激素及细胞因子结合,起肝素池作用。

4.    妊娠合并心脏病

    妊娠合并心脏病可使孕妇在妊娠、分娩及产褥期心脏负担加重而诱发心力衰竭,合并血栓的形成时威胁孕妇生命危险,需行抗凝治疗。而妊娠期急性心肌梗死很少见,常见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或是解剖原因(栓塞、动脉痉挛)等,阿司匹林和肝素治疗妊娠期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

5.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妊娠胎盘蜕膜绒毛有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绒毛血内栓子形成,胎盘灌注减少,子宫胎盘缺血缺氧。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流产、早产、死胎的发生率高。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胎盘病理改变,用LMWH抗凝,改善中晚期脐动脉血流、改善微循环,增加子宫胎盘血流,降低围生儿发病率。肝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合并胎儿生长受限有效,不良反应少。

6.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妊娠中晚期脐动脉血流收缩末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异常升高可能会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LMWH联合阿司匹林疏通微循环,可改善胎儿的能量供应,降低宫内生长受限所致低体质量儿的出生。

7.    死胎

    死胎3周后若仍未排出子宫,退行性变的胎盘组织释放凝血活酶进入母血循环激活血管内凝血因子,消耗血中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等凝血因子,引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机会大大增高。若纤维蛋白原含量和血小板明显减少,可用肝素治疗。使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恢复到有效止血水平,再行引产,可避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

8.    产褥早期

    产妇血液仍处于高凝状态,血栓形成流动于循环系统致血管栓塞的可能也增高,易栓症产妇预防性应用肝素可减少产褥期血栓栓塞的发病率。产褥期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的治疗和预防,最好用低分子肝素,其抗凝作用较弱抗血栓作用较强,可避免出血,且不必经常进行凝血功能检测。

用药注意事项:

    虽然肝素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其强大的抗凝血功能,应用不当可引起凝血障碍,故应用期间应密切监测凝血功能,防止不堪设想的后果发生。此外,应用肝素3~6个月,可引起骨质疏松、皮疹、药热等过敏反应,肝肾功能不全、出血体质、消化性溃疡等患者无特殊情况下禁用。

     孕期使用LMWH对母体是相对安全的,肝素不通过胎盘,对胎儿安全,无致畸作用,可于妊娠早期开始使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机会很小,但在发生药物过敏、严重的出血事件及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时仍要注意及时停药。对于骨质疏松,通常可以应用钙剂及VitD预防。在胎儿的安全性方面,目前尚未有发现LMWH引起胎儿畸形的报道;LMWH不通过胎盘屏障,也不会增加胎儿出血事件的发生。因此,可以在妊娠期安全使用。另外,LMWH 不分泌于乳汁中,在哺乳期也同样可以安全使用。

     总之,应用肝素时,应遵循小剂量、短疗程、间隙性原则,将其副作用降到最低,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积极作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