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2~5岁版
2019年04月14日 909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零食优先水果、奶类和坚果
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零食
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零食应新鲜、多样、易消化、营养卫生
安静进食,谨防呛堵
保持口腔清洁,睡前不吃零食
1
吃好正餐,适量加餐,少量零食
学龄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期,活动量大, 每天需要较多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同时在这一阶段,儿童开始认识和感知食物,是形成食物喜好的关键时期。
早、中、晚三餐是规律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科学的饮食规律,不仅对促进儿童生长发育非常重要,还将使其受益终生。因此,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应根据这一年龄段儿童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准备好正餐,食物应既多样又营养;同时,培养孩子正确的饮食观,吃好三顿正餐。
2
零食优先水果、奶类和坚果
水果、奶类和坚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营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水果、奶类和坚果的摄入量都显著低于推荐量。因此学龄前儿童的零食,应优先选择水果、奶类和坚果,作为正餐营养需求的必要补充。
新鲜水果含有较多水分,口感多样、美味,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另外,水果中果酸、枸橼酸、苹果酸、酒石酸等有机酸含量丰富,能刺激人体消化腺分泌,增进食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同时,有机酸对维生素C的稳定性有保护作用。
奶类营养成分丰富、组成比例适宜、易于消化吸收,是营养价值高的天然食品。奶类能够提供优质蛋白质、钙和维生素B2,含人体所需的脂肪酸。此外,奶类中的乳糖能促进钙、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对于喝奶后出现腹痛、腹泻、肠鸣等乳糖不耐受症状的学龄前儿童,可首选酸奶或低乳糖奶制品。
坚果富含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其中脂肪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构成,是人体必需脂肪酸的良好来源。
3
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零食
儿童时期形成的食物口味偏好,可以保持到成年期,一旦形成不良饮食偏好,将来很难纠正。目前,在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食物环境和家庭饮食习惯影响下,学龄前儿童极易形成重口味的饮食喜好。儿童长期选择高盐、高糖和高脂肪食物可增加发生肥胖、血脂异常、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等的风险。高糖零食还是引发龋齿的危险因素。
许多作为零食的休闲食品都含有较多的盐和(或)脂肪。由于口感、滋味俱佳,深得孩子喜爱。如果家长不加以引导和限制,孩子会不知不觉摄入过量的盐和(或)脂肪。
糖果和糕点是学龄前儿童喜爱的食物,这些食物含有较多的糖,其他营养成分较少,经常食用不但容易形成对甜味的喜好,而且会因能量摄入过多增加肥胖的危险。
4
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水是人体细胞和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人体新陈代谢的全过程,对调节体温、维持血容量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处于生长发育第一高峰阶段的学龄前儿童,足量饮水尤为重要。然而,越来越多的调查显示,学龄前儿童对含糖饮料的摄入量呈快速增长趋势,许多孩子已经不喝白开水,只喝含糖饮料。过多饮用含糖饮料容易引起儿童偏食挑食、摄入过多的能量,还可增加龋齿、肥胖、高血压、脂肪肝和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含糖饮料指在制作过程中人为添加糖的饮料,包括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运动饮料、茶饮料、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咖啡饮料等,是学龄前儿童摄入添加糖的主要来源。多数饮料含糖量在8%~11%之间。家长要鼓励学龄前儿童多喝白开水,不喝含糖饮料,不将含糖饮料作为奖励的手段。
5
零食应新鲜、多样、易消化、营养卫生
为了满足学龄前儿童全面的营养需要,最好选择多种多样的天然新鲜食物作为零食,同时考虑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注意易消化和营养卫生。
新鲜的食物含有其固有的营养成分,如新鲜的橘子、苹果、黄瓜、樱桃番茄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水果加工制品,如果汁、果脯或果干等,在加工过程中提高了含糖量,且损失了较多的维生素C、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降低了原有的营养价值,应少吃。
学龄前儿童接触的食物种类越多,日后越不易偏食或挑食。家长在为孩子选择零食时,应注意品种多样,让孩子有更多的食物尝试和体验。
由于学龄前儿童胃肠道还未发育完全,消化能力弱,家长应为其选择易于消化的零食,不选肉脯、肉干等不易消化的零食。
家长应在正规的商店为孩子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零食,食用前查看食品是否过期,同时观察其感官和卫生状况,确保食用安全。
6
安静进食,谨防呛堵
学龄前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受环境影响,加之吞咽功能不完善,进食时容易出现食物进入气管造成窒息的现象。因此,学龄前儿童应在家长或幼儿园老师的看护下安静进食,不要边玩边吃,避免其他事物干扰。孩子跑跳或哭闹时禁止给予零食,以免食物呛入气管造成窒息。
选择零食时要注意食物的性状,对于大小、硬度和形状等容易引起孩子呛堵的零食,要特别注意食用方式,如不吸食果冻,不以拋接的方式进食坚果和爆米花等。
7
保持口腔清洁,睡前不吃零食
口腔卫生习惯应该从学龄前儿童时期就开始培养,不仅要让学龄前儿童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还要养成吃完食物后漱口的习惯。
淀粉含量高的零食容易在牙齿上和口腔里遗留残渣,如果不及时清理,在细菌的作用下,它们在发酵后会形成牙菌斑,严重时导致龋齿。
一些家长在哄孩子睡觉时,常常给予孩子零食,这样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口腔清洁,而且胃肠道在进食后一段时间内处于消化和吸收的活动状态,也不利于孩子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