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内瘘如何治疗?01
2022年12月17日 13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胆囊内瘘在临床上少见,据报道,该病常见于年老及女性患者,国外发生率为0.2%~1.9%,国内发生率为1%~8%。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胆囊结石的发病率较前升高,胆囊手术逐年增多,对于胆囊内瘘的报道也较之前有所增多,但其总体发病率仍低。胆囊内瘘病情复杂,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的表现,术前诊断较为困难。但是该病多发于年老及有长期胆道疾病史的患者,基础疾病多,病程初期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迁延,患者会反复出现感染或胆石性肠梗阻症状,内瘘较难自愈,且并发症增多,胆囊癌变概率增加。目前手术仍是胆囊内瘘的主要治疗方式。但胆囊多因反复炎症导致致密黏连或合并胆囊萎缩,部分可有解剖变异及组织水肿,术中容易对邻近脏器造成损伤,术后可能出现胆瘘、肠瘘等多种并发症,故在诊治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1、病因及发病机制:
胆囊结石反复刺激胆囊壁引起炎症水肿、慢性穿孔、消化性溃疡、肿瘤、损伤等均为胆囊内瘘形成的原因,临床上以胆囊结石所致感染及梗阻最为常见,其次是消化性溃疡。以胆囊结石为例,胆囊炎发作时,胆囊周围炎性渗出,长期反复炎症可导致胆囊与周围产生黏连。当胆囊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时,炎症侵入胆囊浆膜,胆囊内胆汁瘀滞,胆囊内压力持续增高,胆囊壁炎症水肿、胆囊静脉回流受阻、血供障碍,胆囊黏膜因梗阻、感染和局部压迫逐渐出现淤血、坏死,穿透坏疽的胆囊从而形成内瘘。内瘘形成后,胆囊内的胆汁或结石可通过瘘口排至十二指肠、结肠、胃等周围脏器中,胆囊内压力降低,胆囊壁的血液循环可以部分重建,患者可出现暂时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但随着病情进展,胃肠道内容物可通过瘘口反流至胆道系统,细菌逆行入胆道,胆道系统出现纤维样变,患者可以反复出现胆道感染的症状。另外,胃肠道或血管壁可因长期慢性炎症、结石及胆汁的作用导致损伤,严重时可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部分结石可经瘘口进入胃肠道,胆囊因胆囊内压力降低出现萎缩,当结石巨大时可出现肠梗阻症状。
2、临床表现:
胆囊内瘘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症状及体征,常被胆囊结石症状所掩盖,临床上容易漏诊、误诊,但根据瘘的类型各异患者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2.1 胆囊十二指肠瘘:可有恶心、呕吐胆汁等消化道症状,当合并消化道溃疡时可表现为溃疡症状,若结石巨大阻塞肠管,可有肠梗阻表现;
2.2 胆囊结肠瘘:可表现为慢性腹泻、维生素K吸收不良,影像学上显示胆道积气,部分患者也可因细菌逆行感染出现胆管炎症状;
2.3 胆囊胆管瘘:主要表现为腹痛、高热、黄疸三联征,有时可不典型;
2.4胆囊胃瘘:除了腹痛症状外,患者主要表现为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及反复发作的胆囊炎,甚至可出现呕吐宿食;
2.5胆囊胸腔瘘:为胆囊与膈肌粘连破溃所致,可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查体提示右侧呼吸音减弱;
2.6胆囊血管瘘:胆囊与血管相通,可表现为败血症或脓毒血症,血液流入胆道则表现为胆道出血;
本文选自:叶楠等胆囊内瘘39例的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