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催乳素瘤临床路径

2018年07月26日 706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垂体催乳素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郝斌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垂体催乳素瘤(ICD–10:D35.2 M8271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协和内分泌代谢学》(史轶蘩主编,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Williams textbook of endocrinology》(Wilson JD主编,Harcourt Publishers Limited,1998年,第九版)和《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性腺功能减退和泌乳:女性表现为月经紊乱或闭经,男性表现为性功能低减。部分患者可合并泌乳或触发泌乳。
    2.垂体腺瘤压迫周围组织的临床表现:如头疼、视野缺损;部分患者合并其他垂体功能减低的临床表现。
    3.血清学测定催乳素水平显著升高。
    4.鞍区MRI提示垂体有占位性病变。
    5.除外其他垂体疾病以及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生理性、药理性催乳素水平的升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协和内分泌代谢学》(史轶蘩主编,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Williams textbook of endocrinology》(Wilson JD主编,Harcourt Publishers Limited,1998年,第九版)和《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药物治疗:溴隐亭为首选药物。

    溴隐亭治疗适用于:对溴隐亭敏感、无不可耐受及不良反应的患者。

    对溴隐亭不耐受或治疗效果不佳者可选用其他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不适用药物治疗情况:肝肾功能异常、对药物治疗不敏感或不能耐受其副作用。

    2.手术治疗:大腺瘤及出现肿瘤压迫症状、各种原因不能坚持药物治疗以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

    3.放疗或伽马刀治疗:不作为一线治疗。适用于不能耐受药物及手术治疗或手术后辅助治疗患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35.2 M82710/0垂体催乳素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和电解质;
    (3)X线胸片、心电图、腹部超声、乳腺及妇科超声(女性);
    (4)视力、视野检测;
    (5)鞍区MRI:平扫+增强(对于微腺瘤应该做动态增强);
    (6)PRL(休息状态下)至少两次。若PRL水平明显升高,做溴隐亭敏感试验,以选择确定药物治疗的有效性;
    (7)垂体前叶功能检查:GH、IGF-1、甲状腺功能、性腺功能、肾上腺皮质功能等,必要时行相关的兴奋或抑制试验。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有多饮和多尿的症状时行垂体后叶功能检查;
    (2)女性患者监测基础体温。

    (七)药物选择。

    1.多巴胺激动剂:溴隐亭等。
    2.垂体前叶功能低减者补充相应激素。
    3.垂体后叶素:根据是否存在中枢性尿崩症合理用药,如醋酸去氨加压素或鞣酸加压素等。

    (八)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采用药物治疗者可服药后门诊治疗。
    3.采用手术治疗转相关科室手术。
    4.采用放疗或伽玛刀辅助治疗的患者转放疗科。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垂体生长激素/催乳素混合瘤、多发内分泌腺瘤病(MEN)和McCune–Albright综合征患者不适用该路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