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脑出血发病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2018年07月11日 395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脑出血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常见的脑出血类型为高血压脑出血和脑动脉瘤破裂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脑溢血,也称脑中风),是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的疾病。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发病率为110/10万,其死亡率随着出血部位的不同也有所差别(35%左右),致残率几乎达100%,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西安市第九医院神经外科刘展会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为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并且多伴有躁动、嗜睡或昏迷。早期两侧瞳孔缩小,当血肿扩大,脑水肿加重,遂出现颅内压增高,引起血肿侧瞳孔散大等脑疝危象,出现呼吸障碍,脉搏减慢,血压升高,随后即转为中枢性衰竭。出血量少时,血肿可以自行吸收消散,症状逐渐缓解。

  在检查方面,脑CT、磁共振扫描对诊断最有帮助,不仅可以早期确诊,而且能够精确了解出血的部位、出血量、波及范围、有无脑室穿破以及血肿周围脑组织情况。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

  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可分为外科治疗和内科治疗两种。选择何种方式,取决于出血量、血肿的占位效应和病人的全身情况。若出血量少、血肿占位效应轻或无、或仅有轻度意识障碍以及病人一般情况良好,就可以行内科治疗。反之,出血量多、血肿占位效应明显、有意识障碍或内科治疗病情无好转者,就应该积极施行手术治疗。

  “中年病人由于脑组织丰满、缓冲余地小,高血压脑出血时即使出血量不是很多,也会引起严重的颅压增高和重要脑结构损害,应及早手术并且尽可能达到最大程度的减压。”西安市第九医院神经外科刘展会主任介绍,然而,手术治疗也有其局限性,手术效果与病人病情、出血量和部位、手术时机、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的掌握有关。对于出血量极大、深昏迷、脑疝晚期、神经反射消失,或高龄,或伴有其他系统器官疾病(严重的糖尿病、心脏病和肝肾疾病等),无论何种治疗效果均差。

  “手术治疗需要因人而异,灵活选择。正确的手术治疗能够明显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死亡率和重度致残率,并且还会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那么,什么时候采取手术治疗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呢?研究证明脑出血常在发病后20~30分钟形成血肿,且出血自行停止,6小时后血肿周围发生水肿并逐渐加剧,血肿压迫时间越长,周围脑组织不可逆损害越重,病死、病残率就越高。在脑出血6小时内超早期清除血肿,就可迅速解除脑组织压迫,使继发脑水肿、脑缺氧大大减轻,有效保护残存的神经功能,从而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过分强调等待病情的稳定,势必使多数的患者失去抢救的机会,所以近年来大多数专家都主张对条件适合的病例应早期手术治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