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指南】面肌痉挛患者常碰见的问题及困惑
2018年11月15日 801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偏侧面肌痉挛,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发作性、节律性的不自主抽动。抽动一般先从一侧眼睑开始,后逐渐加重扩展至面部、口角,严重者可累及同侧颈部。该病发病率为1/10万,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多于男性。
面肌痉挛的病因
血管压迫面神经的原因目前尚不明了。目前已知可能的危险因素有:高龄、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后颅窝容积小、遗传等。在极少数情况下,面肌痉挛可继发于颅内肿瘤、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干病变及骨性病变等,其机率远低于1%。
面肌痉挛的临床表现
表现为一侧颜面部阵发性、不自主的肌肉痉挛,抽搐多从眼周开始,逐步向下扩大,波及口周和面部表情肌,严重者可累及同侧颈部肌肉,情绪紧张等可使症状加重,睡眠时消失,常伴头痛、耳鸣。多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部分可见因长期患病或注射过肉毒素而导致的周围性面瘫。
怎样确诊得了面肌痉挛
患者病史、发作时的典型表现;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排除继发于颅内肿瘤的可能性;无颅底或面部面神经外伤史;发病前无面部麻痹、瘫痪病史。
面肌痉挛的治疗现状怎样
神经阻滞治疗是利用肉毒素等药物注射阻断面神经的传导功能,使面肌痉挛解除。注射后面神经传导障碍,面肌立即出现瘫痪或不全瘫痪,此种面肌麻痹在数月内可以恢复,面肌痉挛随之复发。故肉毒素疗效维持时间短,大部分患者于3-6个月左右复发,需再次注射治疗。常见的并发症有:面瘫、眼球干涩、复视、吞咽困难等。反复注射肉毒素后可出现不可恢复的面瘫,或对肉毒素出现耐药而无效。
面肌痉挛的主要危害
面肌痉挛影响病人容貌,给日常生活、工作造成不便以及病人不自信。反复不正确治疗后可出现不可恢复的面瘫。面肌痉挛本身没有致死性或致残性,也无自愈可能。
显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已知唯一可治愈面肌痉挛的方法
显微血管减压术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由一位美国神经外科医生首创的,手术方法是在手术显微镜下将位于面神经根部走行异常、并对面神经造成压迫的血管隔离开,使血管不接触到面神经,从而解除血管对面神经根部的压迫,恢复面神经的正常功能,使面肌抽搐消失。随着该项手术技术的日臻完善,特别是其具有的微创、安全性高、效果显著以及低复发率和低并发症发生率等特点,尤其是能完全保留血管、神经功能,很快就被世界各地的神经外科医师所接受,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成为面肌痉挛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怎样施行的
手术切口位于耳后发际内,长约5cm左右,切开皮肤后在颅骨上钻微骨孔(锁孔大小,直径为1.5cm左右)进入颅内。探查面神经根,仔细识别压迫面神经的责任血管,采用锐性剥离方法将责任血管充分游离后,将其推移离开面神经充分减压,选择合适大小和形状的减压垫棉置于责任血管与脑干之间防止压迫复发,然后硬脑膜严密缝合,颅骨复位固定。该手术具有疗效确切、出血少、并发症较少、痛苦小等优点,手术全程在显微镜下进行,创伤较小。
许多病人一提到手术总是担心害怕,总认为手术要打开颅骨——“要在大脑内开刀了”,最终往往不敢接受手术治疗,其实这是认识上的误区,手术并不是在大脑内部进行操作,而是利用人体组织的间隙、在脑组织与颅骨之间的蛛网膜下腔内进行手术,微血管减压术就是将压迫神经根的血管(病因)与神经根分离后、移位并固定在远离神经根的部位,实现神经根的完全减压,获得治疗的目的,所以这是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
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手术效果
目前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总有效率可达98%以上,有效的患者中又分两种情况,绝大部分患者术后面肌痉挛立即消失,但很少部分患者术后面肌痉挛依然存在,多在术后2周-12个月内消失,称为延迟治愈。无效的原因可能是血管与神经紧密粘连无法分离或遗漏了责任血管。术后有2-3%的复发率,复发后再次手术治疗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