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唐氏筛查的疾病及无创基因检测的指征
2018年06月12日 840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产前唐氏筛查的疾病及无创基因检测的指征:
全国累计有近3000万个家庭曾生育过出生缺陷和先天残疾儿,约占全国家庭总数的近1/10。
21-三体综合征(又称为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或先天愚型)最为常见,新生儿中发病率大约为1/600~1/800,且随着母亲年龄的增长有显著上升趋势。患儿通常都存在学习障碍、智能障碍或伴有脏器畸形等问题。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黄凤华
18-三体综合征(又称为爱德华氏综合征)是仅次于唐氏综合征的第二种常见染色体三体征,新生儿中发病率为1/8000~1/3500。主要表现为发育迟缓、智能障碍和严重先心病等多发畸形,患儿多于出生后数周死亡。
13-三体综合征(又称为Patau综合征),新生儿中发病率约为1/25000。具有严重智力发育障碍,全前脑畸形,严重先心病,多指(趾),严重唇腭裂,多囊肾及多囊肝等异常。存活较久的患儿还有癫痫样发作,肌张力低下等。在这类遗传病中,胎儿期常有流产、死胎、畸胎等,患儿可表现为先天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常伴有五官、四肢、内脏等方面的畸形,生活自理困难,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研究表明13、18、21-三体综合征及X,Y染色体非整倍体占新生儿染色体数目异常的95%。对于这些疾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唯一有效的措施是广泛开展产前筛查与诊断,及时诊断胎儿异常,适时终止妊娠,防止畸形儿出生,是降低出生缺陷的重要手段。
经过近年的临床试验,目前对无创产前检测(NIPT)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在临床应用的适应征为:血清学筛查唐氏综合征高风险或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及临界高风险(风险率在1/1000~1/270)的孕妇;主动要求直接用该技术进行筛查的孕妇(出生卫生对经济学的考虑,在目前的价格条件下医生不可以推荐用NIPT做一线筛查);拒绝介入性产前诊断的筛查高风险孕妇,包括高龄孕妇、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在知情后拒绝介入性产前诊断技术的孕妇,以及对介入性产前诊断极度焦虑的孕妇;无产前诊断机构接受的,但有产前诊断适应征的孕妇;有介入性产前诊断手术禁忌症的孕妇(有活动性感染,或者中央性前置胎盘、先兆流产等指征的孕妇);孕周超出目前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时限的孕妇。
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 NIPT)胎儿染色体异常技术的出现,是产前检测技术的一大突破。该技术基于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具有无创、早期、高通量和高准确性。该技术仅需抽取3~5 mL的母体外周血,即可检测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非整倍性异常。母体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含量相对较高,提取及分析过程简单,易于发展为可应用于临床的大样本高通量的检测方法。另外,胎儿DNA在孕早期就可检测到,且分娩后很快被清除,不会受前次妊娠的影响。现阶段对21-三体综合征和18-三体综合征的检出率可以达到100%,特异性为97.9~99.7%。对其它的常染色体及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检出率虽不及以上二种病,但是克服了传统的血清学筛查技术不能筛查的困难。随着测序深度的增加和生物信息分析能力的提升,该技术还可以用于很多疾病的检测。例如,可能检测胎儿的某些染色体片段缺失和重复;可以检测胎儿Rh血型(父系基因型);可能检测胎儿某些单基因遗传病(父系基因突变),辅助临床诊断。
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现在双胞胎也可以做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检测结果解读与绒毛膜性有关。若为单绒毛膜双胎,则检测结果等同于单胎;若为双绒毛膜双胎,则检测结果有1/3可能性等同于单胎,2/3可能性为不同双胎。若双胎妊娠孕妇的NIPT结果为高风险(阳性),则说明至少有一个胎儿怀疑有非整倍性,就更需要超声引导的介入性产前诊断技术定位,分别对两个胎儿进行羊水穿刺确诊。若NIPT结果为低风险,说明99%的把握可排除双胎或者双胎之一患有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建议孕妇继续常规产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