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糖皮质激素,需注意这些细节!
2020年06月10日 867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关于糖皮质激素使用的几个细节,你知道吗?
糖皮质激素是一类有抗炎、抗毒、抗休克、抗过敏、抑制免疫应答、抑制气道高反应性等作用的药物,其基本结构为类固醇(甾体),由三个六元环与一个五元环组成,临床可广泛用于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休克、严重感染等的治疗。
一.糖皮质激素的分类与比较
糖皮质激素包括内源性的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及外源性的泼尼松(强的松)、泼尼松龙(强的松龙)、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倍他米松和地塞米松等。
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为短效制剂,与人体内源性皮质激素功能相同,有糖和盐皮质激素活性,适于生理性替代治疗,但抗炎治疗时,水钠潴留不良反应明显。其结合球蛋白的能力强,游离药物水平较低,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作用较轻,临床主要用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替代治疗。但因抗炎效力弱、作用时间短,不适于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外源性的泼尼松(强的松)等为中效制剂,其作用时间延长、加强了抗炎作用、降低了水钠潴留,适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外源性的倍他米松和地塞米松为长效制剂,其作用时间更长、更加强化抗炎作用、进一步降低了水钠潴留,但HPA轴抑制作用长而强,不宜长期使用,只适于短期使用,不适于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糖皮质激素比较
此外,外用糖皮质激素根据作用强度,可分为超强效、强效、中效和弱效4类,糖皮质激素的结构是决定其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浓度、剂型、复方制剂中加入的某些成分如促渗剂氮酮或角质松解剂水杨酸等也影响糖皮质激素的强度。但需注意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强度分级不一定都与临床疗效平行,如地奈德分级是弱效糖皮质激素,但其临床疗效和作用与某些中效糖皮质激素相当。
外用糖皮质激素的比较
二.糖皮质激素使用的注意事项
⑴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与药物种类、剂量、疗程、剂型及用法等明显相关,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如代谢紊乱、感染、血压异常、出血倾向、体重增加、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等,小儿监测生长和发育情况,并不能骤然停药、随意加减剂量或更改服药次数。此外,氢化可的松注射液辅料为酒精,用于酒精过敏者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糖皮质激素主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⑵糖皮质激素慎用或禁用情况
慎用于胃溃疡、胃炎或食管炎、高血压、充血性心衰、重症肌无力、糖尿病、甲减、骨质疏松、高脂蛋白血症、癫痫、情绪不稳定和有精神病倾向、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或结石、眼部单纯疱疹、青光眼、憩室炎、结核病者等。
禁用于活动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新近胃肠吻合术后、糖尿病、高血压、严重的精神病史、较重的骨质疏松,抗微生物治疗未能控制的病毒、细菌、真菌感染者等。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的辅料中含有酒精,禁用于已明确对酒精过敏者。
⑶药物相互作用
与有排钾作用的药物如两性霉素B、利尿剂合用时,可引起过度失钾,有致心脏增大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报道,合用时监测血钾;与洋地黄类药物合用,可能增加因低钾血症而引发心律失常的风险;甲泼尼龙主要经CYP3A4酶代谢,CYP3A4酶抑制剂如大环内酯类、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可增加甲泼尼龙的血药浓度;与非甾体类消炎药物(NSAIDs)合用时,消化道出血和溃疡的发生率增高;口服避孕药物、利托那韦可升高糖皮质激素的血药浓度;近期使用巴比妥类、卡马西平、苯妥英、扑米酮、利福平等药物,可能会降低全身性糖皮质激素的作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升高血糖而减弱降糖药物的作用,合用时可能需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与蛋白质同化激素合用,可增加水肿的发生率,使痤疮加重;与抗胆碱药物如阿托品长期合用,可致眼压增高;与抗胆碱酯酶药物合用,可致重症肌无力严重无力,若可能,于糖皮质激素治疗开始前至少24小时停用抗胆碱酯酶药物;与免疫抑制剂合用,可增加感染的危险性,并可能诱发淋巴瘤或其他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另外,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辅料为水,氢化可的松注射液辅料为酒精,后者与部分头孢类抗菌药物联用时可能致双硫仑样反应。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说明书的公告(2020年第35号)-氢化可的松注射液说明书修订要求中指出,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的辅料中含有酒精,与有甲硫四氮唑侧链结构的药物如头孢哌酮、有甲硫三嗪侧链结构的药物如头孢曲松等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的药物联用,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如潮红、皮疹、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应避免与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的药物联用,需大剂量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时应改用不含酒精的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
⑷糖皮质激素漏服后的处理
隔日服用1次药物,若当日忘记服药或在次日发现漏服药物时,应立即补服,以后的服药时间按照补服的时间顺延;每日服用1次药物,若当日错过了服药的时间应立即补服,若次日发现漏服时不必补服,继续按照正常服药方法顺延即可;每日服用2次或3次药物,发现漏服时应立即按量补服,若在此次服药时发现了前一次的药漏服,此次的服药量应加倍,以后仍应按原规定的时间和剂量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