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性皮炎
2017年05月27日
1479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日光性皮炎又称晒斑或日晒伤,是强烈日光(主要是中波紫外线290~320nm)照射引起的皮肤急性光毒性反应。其反应强度与光线强度、照射时间和范围、肤色深浅等有关,夏天进行使皮肤长时间曝晒于日光下的活动易产生直接光敏反应;少数对光线特别敏感的患者经光感物质吸收紫外线作用于皮肤细胞膜、胞核及胞浆,使细胞受损,引起轻重不等的间接光敏反应。在曝晒的皮肤上发生境界明了的鲜红色斑、水肿,重者有水疱形成,继之以色素沉着和脱屑。日晒后常出现局部皮肤烧灼感或瘙痒,数日后发疹,皮肤损害有红斑、丘疹、结节、水疱、糜烂、结痂、脱屑或苔癣样变等,还可伴有日光过敏性唇炎、日光性唇炎等。晒伤程度因发病部位及日晒时间而异,1~2天后红肿则渐转变为略红或暂时的色素沉着,不需治疗,约3天可渐愈。严重者除皮肤红肿之外,尚可有水疱,甚至大疱。水疱破后可见糜烂面,并遗留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斑。一般于晒后次日达到极期,经4~5天方能恢复。若受晒的部位较广,还可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甚至休克等全身症状。晒伤有时还可激发或恶化白斑疮、毛细血管扩张、单纯疱疹及系统性红斑狼疮。
常参加室外锻炼,但对日光感受性强者应避免曝晒;夏季外出应撑伞,戴宽边帽,穿长袖衣服。如需接触较强的自然日光可于晒前15分钟涂遮光剂,也可用防晒膏或防晒油;若出现明显红肿,可选用外用溶液、洗剂以减轻红肿,严重时可加用泼尼松,并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