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服务|锦旗背后的故事,为神经内科4A病区点赞
2022年12月16日 153人阅读
12月初,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内科4A病区主任殷昌凤收到两面锦旗,分别来自刘爷爷和陈伯伯两位患者及其家属,为这个冬季增添一抹浓浓暖意。
▲ 刘爷爷为殷主任及4A病区医护送上锦旗
▲ 4A病区医护与陈伯伯送来的锦旗
收到锦旗时殷主任感到很意外,觉得自己和团队做的“都是分内之事”,是多年以来一如既往对患者的诊疗与关怀。但对于患者来说,殷主任乃至整个4A病区医护人员的付出远远不止如此。
专业用心获点赞
2022年10月,已是鲐背之年的刘爷爷因胸椎骨折入院治疗。一开始,刘爷爷的情况不容乐观:90岁,有高血压、糖尿病……叠加上骨折的情况,每条标签都令人更加不安,入院时刘爷爷因疼痛辗转反侧、不能入睡,而家属也是担忧能否顺利康复?
由此,殷主任带着4A的各位医生、护士与护工对刘爷爷额外关注,查房时更是愈加仔细。在4A各位医护两个多月的精细治疗及护理下,通过增强营养、勤翻身与实时掌握用药尺度等,刘爷爷没有形成压疮,没有发生误吸、呛咳,也没有并发症出现。刘爷爷不再深受疼痛困扰,在不能探视的时间里,医护们在病床前举着手机,他便和家人视频通话,精神状态明显好了许多,有时还听听戏、甚至哼哼小曲,一向注重仪表的他对护士说“等好了,我要去把头发染喽。”
▲ 4A病区医护与刘爷爷
日常的治疗护理看似简单,却要落在每时每刻、无微不至之处,最为考验医院真实服务水准。殷主任对此已有丰富经验:“查房要特别仔细,不能只看疾病本身,还要看褥疮情况、尿管是否通畅、尿色是否正常等等,通过微小之处观察病情变化。”刘爷爷之子刘先生表示:“感觉(蓝十字)水平不一般,医学专业服务到位,真心感谢把我爸治疗这么好!”之前完全没料想到父亲的康复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的并发症。锦旗上“医德高尚暖人心,医术精湛传四方”,满满都是对殷主任及其团队的充分肯定与诚挚谢意。
▲ 刘先生对医院的评价反馈
与凶险的疾病打“时间战”
刘爷爷因胸椎骨折兼基础疾病多,需要倾注大量的耐心与细心进行治疗护理,而73岁的陈伯伯则并非如此。
2022年11月,陈伯伯因急性左心衰,由外地辗转来到蓝十字,入院时只能保持90度直角坐姿,角度稍有改变就喘不上气,BNP值(B型钠尿肽,超过400表示患者存在心力衰竭)已超过4000,殷主任意识到严重性,立即与蓝十字心血管内科专家李建华教授进行会诊,会诊之后,通过李教授的判断,可以确定陈伯伯的病情非常凶险、甚至有猝死可能。
从缓冲病房转入4A病区后,殷主任带领团队开始与疾病打一场“时间战”,病情刻不容缓,治疗争分夺秒,力求在最短时间内让陈伯伯身体情况得以稳定。从精细调配药量开始,硝酸甘油精准到每分钟的滴数;某种药物通常用于治疗脑血管病药量是半片到一片,但在陈伯伯这里只能用三分之一片……心血管与脑血管疾病在临床治疗中的专业性区别,对4A病区也是不小的考验。同时,因陈伯伯的心功能较差,原本应该进行强心、利尿、扩管治疗,但又因其血压过低,在治疗上存在矛盾条件,于是殷主任带着4A的护士守在床前进行推针,针剂药量根据每次情况进行微调,以专业化诊疗与精细化服务深刻打动陈伯伯及其家人。
▲ 殷主任在工作中
来到蓝十字的第18天,陈伯伯的BNP值下降了许多,已经可以躺下而不再只是“直角坐”,具备进一步介入治疗的条件。殷主任迅速与陈伯伯家人沟通,帮助陈伯伯顺利转入心血管专科医院进行支架安装手术。
陈伯伯的女儿陈女士对殷主任及其团队非常感激,直言:“(蓝十字)医院条件好啊,效果好啊,不虚此行。”没想到在蓝十字的18天里,陈伯伯能够得以好转并具备可接受手术条件。在安排转院后的联系中,陈女士毫不掩饰地回复殷主任:“非常感谢您一切(转院对接事项)办的妥妥的,要不然我就像一只无头苍蝇乱走。”在手术成功后陈女士高兴地委托病房护工送来锦旗,并给殷主任发消息:“一切在不言中,心里非常温暖。”
▲ 陈女士与殷主任沟通
面对两位患者,殷主任与4A病区各位医护一起,依托医院良好的医疗资源,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把握治疗先机,为患者带来重拾健康的更多可能。
不止是殷主任及4A病区的医护人员,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的各科室、各病区的医护始终恪守“满意是基础,感动是目标”的服务理念,以医者之心,待患者如亲。在“专家建院,技术立院,创新兴院”的方针引领下,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将以持续提升的医疗水平,以十分用心,换患者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