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下动脉迷走

2019年11月12日 1445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锁骨下动脉迷走是主动脉弓胚胎时期发育异常引起的一种比较常见的先天性变异。可分为左锁骨下动脉迷走和右锁骨下动脉迷走,以后者为多见。根据其起源和走形及其与气管、食管间的位置关系,分为食管后型、食管气管间型、气管前型,其中食管后型最多见,占80%,气管食管间型次之,占15%,气管前型最少见,占5%。
       气管和食管后方出现动脉血管包绕,则形成血管环。根据血管环的组成和对气管食管的包绕程度可以分为“O形,“C”形,“U”形。如:左位主动脉弓左位动脉导管伴右锁骨下动脉迷走、右位主动脉弓右位动脉导管伴左锁骨下动脉迷走,绕食管后方形成“C”形血管环。左主动脉弓右动脉导管右锁骨下动脉迷走、右主动脉弓左位动脉导管左锁骨下动脉迷走形成“U”形血管环。双主动脉弓形成“O”形血管环。
       右 锁骨下动脉迷走形成的是“C”形血管环,属于不完全型,一般没有临床症状,但极少数会压迫气管或食管,造成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肺部感染、胸骨后不适等。婴幼儿时期,气管平滑肌的发育还不完善,气管壁相对较薄弱,易发生呼吸困难,老年期动脉出现斑块或硬化其柔软性降低,更易发生压迫症状。右锁骨下动脉迷走还增加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风险。
        锁骨下动脉迷走是21-三体综合征潜在的异常超声指标之一。单纯性右锁骨下动脉迷走多数无症状,预后良好,合并染色体异常的风险较小,若无创DNA筛查为低风险,通常不需要进行有创染色体检查。复杂性锁骨下动脉迷走的预后取决于合并的结构畸形的严重程度及是否合并染色体异常。右锁骨下动脉迷走合并心脏结构异常的发病率最高,占5-25.8%,其次是超声软指标异常、泌尿系统异常、四肢骨骼系统异常等等。所以右锁骨下动脉迷走常建议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排除心脏结构异常。
       右锁骨下动脉迷走合并其它结构异常或超声软指标异常时,建议行染色体检查,常见的染色体异常有21-三体,22q11微缺失,18-三体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