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源检查大作战
2017年12月13日 1713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从皮肤科医生的角度考虑,奶爸奶妈最怕什么?最怕宝宝湿疹缠绵不愈,彻夜难眠;妙龄少女最怕什么?最怕化妆品过敏影响颜值,女神都是别人家的;半老徐娘最怕什么?最怕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烦恼不已。
这时候首先跳入大家脑海的两个词就是过敏,也是皮肤科医生需要花费1/4职业生涯与之不懈斗阵的问题。顺带说一句,严格意义上讲,过敏反应只是变态反应(共4种)中的一种,如果你恨一个人,恰好她(他)又过敏了,你可以轻轻的甩过一句:哎呀,你变态啦!
按照因果论的观点,既然结果是过敏,那把原因找出来不就结了,去除原因,一了百了!世界不就一片清净了!
恭喜你,你的逻辑思维能力实在是太强大了!
问题来了,怎么把过敏源这个元凶揪出来呢?而常见的过敏原又有食物性、接触性、吸入性和注射性四大类,过敏源检查应运而生,也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题!从上期投票“过敏源”检查得票高达60%,说明也是大家聚焦的问题!斌哥在此感谢您投下的神圣一票!
为了不让不明觉厉的医学术语让大家犯晕,斌哥把常用的三种检测过敏源的方法总结为:抽血化验;贴胶布检测;扎针检测。
下面花开三朵,各表一支:
抽血化验(血清过敏源检查)
通过查患者体内的特异性抗体IgE来寻找过敏原。其理论依据在于,如果人体对某一种抗原过敏,身体会产生一种仅针对这种物质的抗体,因此较可靠。
适应症:普遍适用于湿疹、荨麻疹、湿疹患者,尤其是<5岁的患儿(因其抗拒行贴胶布或针刺检查)
优缺点:检查前无需停药,抽完血就完事,特异性高,过敏源种类多;但需要高端仪器,且费用较高。
常见结果:吸入性过敏源:屋尘螨、粉尘、动物毛皮屑;
食物性过敏源:鱼虾蟹、海鲜、花生、鸡蛋、牛奶等。
扎针检测(点刺试验)
适应症:主要针对速发型过敏反应(接触过敏原后短时间内就发病)的患者如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等过敏性疾病。
方法:在患者上肢皮肤滴加少量的测试液,用无菌针头挑破表皮,让测试液与机体起反应,用以确定致敏源。
优缺点:操作简单、快捷、安全,试验条件低,经济实惠。
注意事项:病情急性发作期不做检测;检测前3天内无口服抗过敏药物,2周内无口服或者输液糖皮质激素;检测期间局部避水,避免剧烈运动。
贴胶布检测(斑贴试验)
将少量的可疑致敏物贴在正常皮肤上,人为的造成小范围的过敏反应,用以判断致敏物质。
适应症:化妆品皮炎,接触性皮炎,面部皮炎,手部湿疹等。
注意事项:病情急性发作期不做检测;检测前3天内无口服抗过敏药物,2周内无口服或者输液糖皮质激素;检测期间局部避水,避免剧烈运动。
总结
慢性湿疹、慢性荨麻疹首选抽血化验或扎针检查,化妆品过敏、面部皮炎、接触性皮炎首选贴胶布检查,但是临床情况下,两者也可以互相补充,如果过敏源完全不清楚,是进行筛查,首选抽血化验,其次是扎针检测。如果有针对性的检查某个过敏源,可以选择贴胶布检测。
写在最后:做了过敏原检查就100%找到过敏原吗?非也,期望是美好的,虽然有20-50%的可能会找到相关的过敏原,但结果有时候也会不尽如人意。因为最终结果还受到一下因素的影响:过敏类型不同,过敏原之间有交叉反应,检测的过敏原种类覆盖不全,患者的生活环境、免疫状态等有关。
套用一句话,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要在这个复杂的世界做一个智识分子。
参考文献
[1] 杨光河, 陈君娥, 程春林, et al. 体外特应性变应原检测在过敏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 (33): 11-13.
[2] 杜静, 朱天川, 周薇, et al. 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特异性过敏原IgE分析 [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 (11): 1537-1539.
[3] 陈戟, 程颖. 儿童湿疹872例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分析 [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4, (03): 148-150.
[4] 徐艳, 钟白玉, 宋志强, et al. 重庆地区357例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及分析 [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1, (08): 482-483.
[5] 张晓梅, 张慧敏, 赖宇, et al. 血清特异性IgE和总IgE测定在过敏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J].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7, (02): 23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