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青少年和 6 - 11 岁儿童哮喘的治疗(3D
2020年04月21日 253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4. 非药物治疗措施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孟广松
除了药物治疗,其他治疗措施也可帮助改善哮喘症状控制和 / 或减少未来危险因素(图 3 - 9)。
治疗措施
建议
证据等级
戒烟和避免烟草环境暴露
每次随访时,都应建议患者戒烟。提供戒烟相关资讯和信息(若可能)。
建议哮喘儿童父母/照顾者戒烟,儿童房内禁止吸烟
强烈建议哮喘患者避免烟草接触/暴露
对于吸烟者或戒烟者,需评估是否存在 COPD 或哮喘-COPD 重叠综合症(ACOS),因为若合并上述疾病可能需要其他治疗措施
A
A
B
D
体力活动
鼓励哮喘患者进行常规体力活动,因为这有助于健康
告知患者运动诱发支气管痉挛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常规体力活动对心肺健康有帮助,但是不能改善肺功能或哮喘症状(年轻哮喘患者游泳可改善肺功能和哮喘症状)
目前尚无证据能证明哪种体力活动对哮喘患者最有帮助
A
A
B
D
避免职业暴露
询问成人新发哮喘患者工作情况,有无过敏原接触
对于职业性哮喘,应尽快明确和去除工作中的过敏原,避免患者和过敏原的进一步接触
若可能,对于疑似或确诊的职业性哮喘患者应至专家处就诊和评估
A
A
A
避免使用使哮喘症状加重的药物
在开具 NSAIDs 类药物处方前应询问患者有无哮喘病史;若使用后出现哮喘症状加重,应停用 NSAIDs 类药物
应了解哮喘患者的其他药物使用情况
哮喘患者一般不禁用阿司匹林和 NSAID 类药物,除非有既往过敏史
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开具口服或眼内使用的β受体阻滞剂。开始使用时,专科医生应密切随访
若患者因急性冠状疾病使用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哮喘并不是绝对禁忌证,但是使用时应注意权衡利弊
A
D
A
D
D
避免室内过敏原
并不建议在所有哮喘患者中采取避免室内过敏原接触措施
目前研究尚未证实,对于过敏性哮喘患者,单纯通过避免室内过敏原接触/暴露可临床获益
目前只有有限的证据证明,对于过敏性哮喘患者,通过避免多种过敏原暴露/接触可临床获益(只针对儿童)
避免过敏原接触/暴露通常是复杂和昂贵的,目前尚无有效方法能明确哪些哮喘患者可从这一方法中获益
A
A
B
D
呼吸锻炼
在哮喘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呼吸锻炼可能对哮喘患者有帮助
B
健康饮食
鼓励哮喘患者食用大量蔬菜和水果,有益于健康
A
减肥
应将减肥纳入肥胖哮喘患者的治疗计划中
B
避免室内空气污染
鼓励哮喘患者采用不污染的取暖和烹饪方式,若有污染物产生尽量排放至室外
B
疫苗
哮喘患者,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是肺炎高危人群。但是尚无研究证实,常规肺炎疫苗接种可使哮喘患者获益。
建议中重度哮喘患者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或至少在一般人群接种时也接种
B
D
支气管热成型术
支气管热成型术适用于通过其他治疗方式、哮喘控制仍不理想的成人哮喘患者。治疗前需经过专科医生评估。
治疗需小心谨慎。因为支气管热成型术研究样本量很小。合并慢性窦腔疾病、频繁肺部感染或 FEV1 < 60% 预测值的患者不建议使用这种治疗方式。
B
D
缓解心理压力
若哮喘症状加重,应鼓励患者明确治疗目的,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
目前尚无研究能证明最佳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放松和呼吸锻炼可能有所帮助
有焦虑或抑郁症状患者应接受心理辅导
D
B
D
过敏原免疫疗法
相比药物治疗和避免接触变应原,在选择过敏原免疫疗法(SCIT 或 SLIT)前,必须权衡利弊,需充分评估治疗相关风险、疗程延长所造成的不便利及费用的增加。
D
避免室外过敏原暴露
对于过敏性哮喘患者,在室外花粉和霉菌浓度较高时,应关闭门窗,留在室内,使用空调,这样可以减少室外过敏原暴露
D
避免室外空气污染
对于哮喘控制良好患者,应尽量避免到空气污染的环境中去
当室外环境较差时(如:非常寒冷、湿度低或空气严重污染),应避免室外高强度体力活动,尽量留在空气较好的室内环境中。病毒感染流行季节,避免至人多可能的感染环境中去。
D
D
对特定食物和食物化学品的饮食禁忌
除非明确诊断存在特定食物和食物化学品过敏,否则不应存在饮食禁忌。
对于明确诊断存在食物过敏患者,停止食用该食物可以减少哮喘急性加重。
对于明确诊断存在食物化学品过敏患者,不必要对该食物化学品完全禁用。随着哮喘症状控制的改善,过敏程度也会逐步下降。
D
D
D
图 3 - 9:非药物治疗措施
5. 转诊至专家门诊的指征
大多数哮喘患者可以在一级医院得到充分治疗,但是有时部分患者仍需转诊至专家门诊接受诊断和 / 或治疗(图 3 - 10)。
确诊哮喘有困难
患者有慢性感染症状,或提示存在心源性或肺外病因(图 1 - 3)(建议立即转诊)
使用 ICS 或全身激素诊断性治疗后,诊断仍不明确
患者同时存在哮喘和 COPD 的临床特点,但是对于治疗的优先级存在质疑
疑似职业性哮喘
通过转诊来进行诊断性试验,明确过敏原或刺激物,指导患者避免职业性暴露,制定药物治疗方案
哮喘症状持续出现、控制不理想或急性加重频繁发生
患者正确使用吸入器,依从性好,使用了第 4 级治疗(中等或大剂量 ICS/LABA,图 3 - 5),但哮喘症状控制仍不理想、急性加重频繁发生或肺功能水平低下。在转诊前,应根据现有临床资料,判断及对症处理危险因素(图 2 - 2,图 3 - 8)和合并症。
患者因哮喘症状控制不佳需频繁至医院就诊(如:多次急诊就诊)。
哮喘相关死亡的危险因素(图 4 - 1)
既往曾有致命哮喘发作(需 ICU 治疗或机械通气)
过敏性哮喘或哮喘患者合并确诊的食物过敏
治疗副作用
患者存在明显的治疗副作用
需要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
需频繁接受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如:一年需 2 个或 2 个以上疗程)
存在哮喘合并症或特定哮喘亚型
如:阿司匹林哮喘、过敏性支气管肺曲菌病
6 - 11 岁哮喘儿童的其他转诊原因
对哮喘诊断存在疑问,如:早产儿经治疗后,呼吸道症状改善不明显
在正确使用吸入器、依从性良好的基础上,给予中等剂量 ICS 治疗,哮喘症状或急性加重控制仍不理想
疑似存在治疗副作用(如:生长迟缓)
哮喘且确诊存在食物过敏
图 3 - 10:转诊至专家门诊的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