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天巧匠的“风云际会”-记顾岩教授疝与腹壁外科团队参加第13届亚太疝与腹壁外科大会(APHS)

2017年10月09日 1010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金秋九月,阳光明媚的宝岛台湾,第13届亚太疝医学研讨会议(APHS)在流淌着音符的爱河河畔开幕了。本次大会汇集了亚太地区最顶尖的疝与腹壁外科医生,围绕着疝与腹壁外科目前最前沿问题,分享交流理念、技术和经验,是每年亚太地区疝与腹壁外科最重要的盛会之一。顾岩教授及其疝与腹壁外科团队成员受邀参会并做4次大会发言。


巧手补天组织结构分离技术的“三生三世”


大会第一日日程为“两岸三地疝与腹壁外科交流会”,来自祖国两岸三地的疝与腹壁外科专家通过20分钟的专题演讲,介绍了疝与腹壁外科外科最前沿的技术、理念和存在的问题。顾岩主任在大会上做专题演讲“TAR(腹横机分离技术)技术的手术原理与注意事项”。大会还邀请了来自大陆、香港和台湾的多位专家进行演讲,群英荟萃,头脑风暴。



腹壁巨大缺损的治疗不仅要恢复腹壁的解剖完整性,更要恢复腹壁的功能,通过腹壁重建达到腹壁缺损修复的理想治疗效果。而腹壁重建的核心是腹壁缺损的关闭,如何关闭巨大缺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补是腹壁外科医师必须面对的挑战。“CST是由美国Ramirez教授在尸体解剖与动物实验基础上于1990年首先提出,这种开放前入路CST为各种巨大腹壁缺损的修复重建提供了重要方法。”顾主任从前入路组织结构分体技术(CST)技术起源讲起,到ECST,再到TAR技术,结合疝团队最新完成复杂的腹壁缺损案例,向在场的参会者详述了组织结构分离技术在巨大腹壁缺损重建中的“三生三世”。由于TAR保护了支配腹直肌与前腹壁的血管神经束,实施施行也不需要进行皮瓣的游离,因此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显著下降。”顾主任回顾了近两年疝专业团队实施TAR技术进行的腹壁缺损修复病例的术后并发症和随访数据,认为TAR技术是较为理想的腹壁缺损修复技术。


勇攀险峰巨大复杂腹壁缺损重建的砥砺前行


在大会名誉主席Ching-Shui Huang的欢迎词后,第13届亚太疝医学研讨会议正式开幕。大会主席Anil sharme登台演讲,回顾了疝与腹壁外科过去的发展和对未来的展望。随后,来自印度、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地的专家依次登台,针对机器人疝修补手术,复杂切口疝,内疝等方面进行了内容丰富的报告。


顾岩主任作为受邀嘉宾在主会场进行了巨大腹壁缺损的修复和重建的报告。他首先介绍了由九院疝与腹壁外科团队在国内外首次提出的超大腹壁缺损(SLAWD)的概念及腹壁缺损转化治疗的新理念。顾主任和他的团队针对不同的病人病情,制定不同的重建方案。皮瓣移植及补片加强修、TAR技术和外固定器械,团队在不断的探索中完成了这些险峰的攀登,在疝与腹壁外科保持着国内顶尖,国际一流水平。这些病例和经验得到了台下参会专家的一致赞赏。


薪火相传疝专业团队青年才俊的下山历练


在顾岩主任和疝专业团队不断攀登的过程中,团队里的青年医生也在快速成长。在本次会议中,团队中的青年医生杨董超博士宋衡的文章获得大会认可进行口头报告,获得了重要的同国际专家学者交流学习的机会。


青年医生杨董超博士回顾分析了从2007年至2016年,疝专业团队进行的18例巨大腹壁肿瘤切除术后导致巨大腹壁缺损的患者,这些患者均使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进行腹壁缺损的重建。通过对患者术后复发和并发症的随访观察,认为补片加强修补可以有效降低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后疝复发的可能性,在巨大缺损中应作为CST技术或皮瓣移植重建的基础。


腹壁膨出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疝与腹壁外科医生的关注,其定义和诊疗方法也是本次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疝专业团队青年医生宋衡,在报告中重点阐述了顾岩主任及其团队对腹壁膨出的定义、分型和诊疗方法。“

这些新颖的基于大量文献和临床研究的内容,引起了参会嘉宾热烈的讨论。

随着爱河畔夜晚的灯光亮起,第13届亚太疝医学研讨会议圆满落幕。顾岩主任和疝专业外科团队在大会上展示了在疝与腹壁外科尤其是巨大复杂腹壁缺损修复重建领域深厚扎实的积累和进取创新的精神,同时也汲取了国际优秀团队的方法和经验,争创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疝专业外科团队。疝专业外科团队将为广大患者带来最专业最优秀的医疗服务。

0